“以是魏王还是早日被剿除的好。”谢玄之感慨,先皇在这点上真是不敷贤明,如果早早定夺了,定下太子,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但是上天没有站在长庆帝这边,这年春季潭州、永州、衡州、邵州大旱,四个月没有降一滴雨,赤地千里。到了六月的时候这场水灾一点也没有减缓的趋势,反而垂垂扩大,向洪州、抚州等方向伸展。农夫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更可骇的是有瘟疫伸展开来。
山中树木减色彩,涧畔根源绝细流。
争辩论吵过了十来天,还是没个结论。本觉得还能吵下去呢,秦王就带兵逼宫了,捏着人证物证,说是曹妃魏王毒害了先皇,于玄月二十的早晨,攻打皇宫(因为魏王住宫里)。
天子终究松口要立太子了!盼星星盼玉轮等着这一天的秦王党和魏王党早就摩拳擦掌筹办好了,当下群情冲动起来,一个二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经心投入夺嫡大战。这下子朝堂之上为了立储之事,两派人马争得面红耳赤的,常日里个个君子君子得很,现下是恨不得挽着袖子给对方一老拳抽趴下喽。而朝堂之下诡计狡计层出不穷,栽赃谗谄,拉人*,时不时的有官员落马,搞得燕京一派凄风苦雨。
本来皇位担当制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明天子没有嫡子,宗子也是个扶不上墙的(传闻是被皇后娘娘养残的),而皇室下一代的品格实在是让人堪忧,诸皇子中除了秦王和魏王,还真没个可看的。
第二年,秦王建年号长庆,是为长庆帝;远在蜀中的魏王则改元天佑,是为天佑帝。至此,天下二分为天佑蜀燕和长庆北燕,两国战役不竭,强大一时的大燕是以而走向了分裂,式微。
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
天禧元年十一月二十,在李厚的搀扶下,魏王于成都称帝。李厚仗着蜀道天险,隔绝了身后追兵,秦王多次调兵攻打不下,只得眼睁睁看着魏王称帝,建立政权同他对峙。
沈琳脸皮极厚,辩驳道,“归正哪个当天子都是他老赵家子孙,肥水没流到外人田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好痛苦,长智齿了,牙疼。又要做一个小组功课,以是拖到现在才来补高低半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