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及卯时,厉氏带着令嫣仓促到达鹤龄堂,刚入厅,便听到了阁房传出的欢声笑语。
“您本日气色格外好,周身都亮堂很多,可眼熟,却又说不清楚,细心一想,就像那送喜娘娘一样,浑身泛着佛光和喜气呢,孙女便猜着,但是有何大丧事,送到了您这里。”没错,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溜须拍马。
出来后福身一拜,“伯娘,媳妇带着四女人来给您存候了。”
鱼老太太吭声道:“这翰林院是清贵,可如果做了殿阁大学士,那就金贵了,我听老头子说,皇上近年来,更减轻用六阁了,直逼六部呢。”
鱼老太太心中熨帖极了,赶紧搂过令嫣,畅然道:“还是嫣姐儿会说话,小嘴跟抹了蜜似的,真就让你说对了,你父亲就要升迁了,方才我跟你伯娘正提及这事呢。”
“您是我伯娘,我是二房的媳妇,向来都没传闻过,哪家伯娘要休掉侄媳妇的,您跟我说说,这是凭甚么理?鱼家只要相公能休我。”
“我又不是不能生。”厉氏小声嘀咕。
“侄媳妇,你公爹和婆婆去的早,二房只剩你和嫣姐儿了,你名义上虽不是大房的人,却也是恒儿的老婆,我这个做伯娘的,也不能只顾本身这房的事,总要受着累,多提点你一些。”
鱼老太太这才放过了她,又转头望向厉氏,说道:“这要子孙出息,也得先生个出来才行。”
鱼老太太点点她的小鼻子,饶有兴趣地反问:“你个小机警鬼,如何如许说?”
严氏赶紧上前帮着顺气,劝说道:“婆婆息怒,老爷才被皇上汲引,如果传出这些事,定是要有影响的。”
于理,她娘十年无子不纳妾,如何都是错,老太太体贴二房的子嗣题目,如何都是对。于情,老太太虽名义上是伯娘,实际倒是婆婆,她娘如何都算违逆不敬了。
究竟是,刚才鱼令嫣出去时,重视到一旁佛龛里供着的送喜娘娘跟前,多上了一炷香,所谓来喜双供,内心便有了猜测。
“你这个逆……”
这安请的,不欢而散。
鱼老太太肝火更盛,“我本日倒要问个清楚,这妾室你到底是纳,还是不纳?”
厉氏心想那可不是,我家嫣姐儿就是最好的,谁都比不上。对劲劲儿虽冒上了脸,却也记得礼上来往,“姐姐谈笑了,在这盛京,那个不知姝姐儿知书达理,秀外慧中,都道我们鱼家老夫人和大夫人,不愧是王谢出身,教出来的女人就是出类拔萃。”
“我再也不肯见她,今后再不准她过来!”鱼老太太严词回绝。
厉氏不知从哪儿生出来的胆量,蓦地站起家来,冲到老太太身边,夺过女儿,直盯着鱼老太太道:“当初聘我的但是您的婆婆,我的姑奶奶,姑奶奶归天时,大伯还发过誓,定不会让我和嫣姐儿受委曲,如何大伯刚为我姑奶奶退仕丁忧三年,鱼家就要休我吗?”
因是兼祧,从不去多问大房的事,尽管好二房的小小六合,甘愿落下妒妇和违逆的名声,也回绝给丈夫纳妾。
她不由松了一口气,心下安闲了几分。
这时传来鱼令嫣柔婉的声音,“孙女给大奶奶存候,愿您万福安康,见过伯娘,祝您万事大吉。”
还觉得你们严家是那世袭罔替的武安侯府吗?现在,不过是个三代而终的伯爵罢了。
严氏低下头,看不清脸上神采,只轻声回道:“正如婆婆所言,老爷如此好学苦练,砥砺揣摩,也是家风传承,公爹言传身教的感化。”
鱼老太太被气的脸孔狰狞,怒道:“他是我儿子,我让他休你,你就得下堂,你看他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说完一口气都咽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