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惊风波 > 第二十二章 闲说窗外事(下)

我的书架

常山王的斑斑劣迹王芍早有所耳闻,她兴筑亭台楼榭,只为豢养更多的歌工和优僮,她脾气古怪并且几次无常,畅怀时即使把刀刃架在颈上也会笑着催促脱手,如果表情不善,芝麻小事也会大题小做,曾经就传言一名优僮为她梳头扯痛了头皮而枉死于剑下。但传言毕竟是传言,或许是别有用心的报酬了造势用心传播出来的风言风语。

“哦,此话怎讲?”徐皇后问道。

“你很胆小嘛,真风趣!那你听到的是甚么?”元灵均啃了一口瓜,眼睛紧紧地谛视着王芍低垂的额头。

徐皇后走过来道:“本宫长居**,没听过官方的趣事,王五娘无妨说给我们这些‘不闻窗外事’的女眷听,让大师一解乏闷如何?”

王芍笑道:“不,应当是名不副实,臣女看到的和听来的仿佛并不符合。”

“不必再施礼,我熟谙你了。请坐下说话。”

少年娓娓道来:“我朝四周强邻,南境的鹤拓和常山有过几次短兵相接,迩来也是虎视眈眈,一江之隔是吴国,和吴国一衣带水的是百年夙敌越国,不过吴越相安无事很多年,掀不起大风波,反而是吴王对我朝的态度,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别人鼾睡’。东海一向是兵家必争地,吴王不顾天下悠悠之口弑父溺兄,追杀子侄,这等豺狼狠绝之人,绝非善类,将来必定是我朝大患……”

仕女们的神采刹时白了又白,陶公主更是狠狠剜了她一眼,“此乃中宫,别丢人了,般石是我朝的山川画师,平生只画过山川和飞禽,那里会画那等肮脏东西,平白屈辱大师名讳。”

王芍是少数大龄未嫁女中的一个,出身王谢王家,自幼熟稔妇训和礼节,在王氏家属中极有颜面职位,视为女子才德的典范,又经朝中重臣联名保举,元祐帝破格任其为女子书院的礼节教习先生,现在已双鬟韶华,求亲的人家快踏断了王氏门槛,但她的祖父王奂和徐家悄悄较量,迟迟不肯放其出嫁。

皇后叮咛侍女在殿中摆膳。常山王已吃了很多生果,但仍然吃得下,并且吃得很多。

“徐娘子书画了得,不知是否有幸令我等一睹?”盛装的年青女子俄然从座中站起,挑衅地看着劈面的徐春月。

大寒天竟然跑到如此高险的处所看红梅,儒士必然是疯了。对鉴画一窍不通的元灵均悄悄咋舌,从女宾的扳谈中得知,徐春月临摹的是般石画作中的代表作。

元灵均这边显得实足清冷,但她一点也不在乎,用心肠对于着最后一枚瓜。

“老鸦本是吉利鸟,哀号一说是官方诬捏还是真有其事不得而知,不过现在的吴国朝廷还真是群魔乱舞,鼎祚不兴之相。”沉默多时的世家少年关于有了开口的机遇,“但吴王不成轻视小觑。”

“常山王之名如雷贯耳,本日一见,臣女幸运之至。”王芍在尊卑礼节上重视,在言辞上向来利落干脆,不分场合,非常不当。

“常山王昏庸碌碌,耽于酒色,笨拙无知……是驰名的草包。”王芍就真的如数家珍般地列举起来。

王芍抬高了声音,“是一个复苏的大草包。”

少年郎脸颊凸起,身形薄弱,似弱风扶柳,翩翩欲绝,一副短折相。徐渨略略揖手,“渨不过是多读了几遍书,走了几条路,还没有见地六合大气,四海广漠,唯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再者——”徐渨的眼神倏尔一转,落在元灵均处,“庾先生复用还京,更有兰鹓公子名声在前,渨何敢居‘相才’。”

仕女们得了准予,喜逐颜开,结着伴去叩拜公主。陶公主儿时长在皇后膝下,和太女作伴,自视身份尊于其他公主,对凑趣奉迎她的官宦仕女不屑好颜相待。反观曹公主,对前来相询的少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初涉人事的少女们对她好感实足,都爱听她说话,一时把曹公主的座席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通风。

推荐阅读: 九子夺嫡,我开局就杀了八皇子     战锤神座     萌娘守护者     戮神残箫     来自终结的世界     冷少霸爱之一婚难逃     墨家机关术     华夏大宗师     天子少昊传     雪中:开局我成了徐凤年三弟!     娇颜赋     左情右爱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