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条记记录---
《万佛经》一册,
但是现在,这些本来包油条的,擦屁股的,垫桌脚的线装书,却成了全部旧书保藏界的“王者”。
《阿弥陀佛经》一册,
本年六月份的拍卖记录有:1977年版大字线装书《史记》30卷,拍卖出34.5万元;1972年版《鲁迅选集》线装十卷本,23万;1974年的《三国志浅显演义》,3.2万元;80年代的《十竹斋画谱》原价几十元,以4025元成交。
保藏界有句话,叫做“百年无废纸”。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与郑振铎一起精印了一种《北平笺谱》。鲁迅当时诙谐地说:“至三十世纪,必与唐版媲美矣。”实在,不到半个世纪,这部艺术品已是可贵的文物了。
放在之前,面对这些破坏的宝贝旧书,林逸只能徒自吁叹,无可何如。费钱让那些所谓补葺古籍专家停止修补,没个几千上万估计下不来;要么就纹丝不动,你技术不可,与其本身脱手修补把聋子治成哑巴,毁掉整本书,还不如放着不动。
凡是来讲,线装书的封面及封底多用瓷青纸,封面上贴红色签条,书签和扉页的题字常常出自名家之手,常加盖红色印章,书脊用明净丝线缝缀,古朴清爽。一书多册的线装书还用纸板青布糊制成“函”收装,配以牛骨别子,讲究一点的还用象牙别子。线装书普通用宣纸或毛边纸印刷,能够别具一格地表现学术、艺术代价和册本装帧的特性。这类装帧,便于翻阅,不易破裂,很合用。
面对“绝世美人”,做为男人,谁不想一亲芳泽?!
现在,林逸拿出一本《因果经》,细心察看了一下这本书的正面和后背,公然,笔迹正反两面凹凸不平,某些处所还残留墨迹,毫无疑问,这些佛经绝对是木刻本无疑。
起首看纸背有没有深浅不一的墨痕,刻本定有,影本绝无。不懂能够找两本比一下纸背当即就晓得了。
如果算起来,他近间隔打仗的线装书就是前次去茶馆看到的那本陆羽《茶经》,不过可惜,那本书是别人的,本身只能眼馋,只能用手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