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无话,行了五十里摆布,但见火线呈现一座大山。这山与百万大山中的山岳比拟,实在称不上一个“大”字,但是在这等丘陵地带,却显得非常高耸。
转过一个山头。但见山坡有一片花圃,一名浅显百姓打扮之人,正在补缀花枝,口中仍唱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温饱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肖逸早在进入梁州时,就换上了百姓衣服,只是梁州距此万里之遥,风俗风土分歧,穿戴也有差别,难怪这花农惊奇。
那花农吃了一惊,高低将肖逸打量一番,迷惑道:“兄弟打那里来?”
那花农忙摆手道:“老弟但是挖苦我了,我一个乡间老农,怎能做出这么高雅的诗词来。这是我们农家代代相传的诗歌,据是农家先人五柳先生所作,自古传唱。凡是农家后辈,大家都能唱上几首。”
此时,他灵魂修为大涨,只要以天人之境放开神识查探,周遭数百里以内,无有不知之事。但是,他为了体悟。竟如一个凡夫俗子般,全凭脚力进步。
肖逸讶道:“农家后辈?”分开天脉山时,曾听长阳真人提到过农家,农家未在九州争得一席之地,申明不显。只是让他惊奇的是,在他设想中,农家应是一些山野农夫,想不到另有这么高雅的传承。
又行了三五里,忽听得山中又有人歌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敷惜,但使愿无违。”
肖逸听得出神,感受此诗意境深远,超凡【【【【,m.±.脱俗,令人神驰。自语道:“这等乡野之间,怎会有如此高雅之人。”当下,忙循声赶去。
那花农是个忠诚之人,不疑有他,就笑道:“我一时髦起,就唱上两句,倒让你这外村夫见笑了。”
肖逸不得不谎道:“我原是荆梁鸿沟人士,要到扬州投奔亲戚,在山中迷了路,听到大哥这诗歌颂的好听,就被吸引来了。”
山下有一深谷,上空与云雾满盈,看不清谷中景象。清风徐来,但觉风中夹带着浓浓的药香味,应是那百花谷没错。
肖逸望着江南美景,不由感慨道:“若能在此终老。该是多么美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