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 第444章 论道(四)

我的书架

故而,当其讲罢退场时,多数百姓还在苦思冥想,掌声稀稀拉拉,谈不上热烈。

只听那惠通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在论报德抱怨之前,应弄清楚何为德,何为怨?”

墨者亦称为墨侠,那‘侠’字指的便是墨家。

最后,惠通道:“世俗当中,君子用邪法,邪法即为正;邪人用正法,正法即为邪。同理,有德者施怨,怨即为德;无德者施德,德亦为怨。是以,人间必须起首为德怨正名,正名以后,方可议论如何相报。”

并且,法家对于“以德报德”也有不满,说道:“德有轻重厚薄之分,人施我以德,我还之以德,看似公允,实在二德毫不对等,并不公允。人间并无完整对等之德,恰好能够相报。? ? 人施以厚,我还之以薄。我曰,德以报矣。但人却不觉得然,以为德不足之,尚未报完。如此,德便能够转化为怨。若人施以薄,我还之以厚。我却感到不公,其理如一。是以,报德亦应依法。并依法重赏,倡导世人施德。长此以往,大家施德,天下方可承平。”

长清道者道:“万年前,法家掌权,超出于百家之上。但前期,因为过于崇尚酷刑峻罚,垂垂引发世人不满。百产业中,反对者天然不在少数,此中的佼佼者便是儒墨二家。儒家以文章抨击法家之过,墨家则直接以武力粉碎法制,是以,法家对儒墨二家极其悔恨。直到本日,人间还流出这一句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恰是出自那法家先祖之口。?? ”

长靖真人摆手道:“如果那般,论道时必定出色,但能够加深三家之间冲突,委实不成取。”

韩离讲得非常出色,但是百姓对法家之道毕竟有些陌生,一时难以尽解。特别对于重赏之说,更是难以认同,皆想道:“依托重赏来倡导世人施德,那样的‘德’还能称其为‘德’吗?完整依法而行,人道又安在?”

兵家那人说道:“兵家讲究知己知彼。在报德抱怨之前,应先考虑清楚,对方所作所为,到底是德还是怨?或许,你心中的德怨,只是对方的偶然之举,底子未加在乎。如此,谈何报德抱怨?”

德怨既不建立,那么诸家所论之道也就没了意义。

此时,肖逸脑海中已错综庞大起来,一时难以理清楚,只是不住感慨中汉文明之广博。同时,也非常等候上面诸家论道,心道:“也不知其他诸家还能提出甚么样的奇特观点来?”

肖逸闻之,微微点了点头,心道:“此言和《品德经》中所言,‘和大怨,必不足怨’,有些附近。”

肖逸听罢,惊诧道:“三家之道,多有相悖,让其紧挨着论道,岂不明摆着挑事吗?”

“以法诛罪,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民受赏而无德也。”

肖逸受教,道:“师父说的极是,倒是弟子目光局促了。”

世人听罢,无不点头道:“不错,德怨不分,不管以善抱怨、以德抱怨、以直抱怨,还是以怨抱怨,以法抱怨,都是空中楼阁,做不得准。”(未完待续。)

名家竟在德、怨分别上提出贰言,以为德、怨当有一个标准。若不然,如何相报?如何奖罚?或许,对方本来是在施德,却被人曲解,当怨回报。

当他回过甚来,忽见长靖真人等人脸上暴露耐人寻味的笑意,心中微奇,扣问其故。

法家以为,人道本恶,若不予以重刑,便起不到威慑感化,人间也就永久没法断绝仇怨之事。唯有以重刑威慑,方能以绝后患。

却听长靖真人道:“阴阳家倒也罢了,墨、儒、法三家接踵论道,很有些寻事之嫌。前人设定这等挨次,也不知是否成心而为。”

推荐阅读: 柔妃挟君闯天涯     诡影狂盗     都市至尊邪医     龙纹剑神     女师爷     中二克星[综]     军爷谋婚:痞妻撩人     漓香     冕旒之战     红楼之黛玉     今夜没有遇见     英雄协会的日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