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 第461章 平台不同

我的书架

诸家一愣,面面相觑,从未有过如此设法,向来也无此先例。百姓身处底层,思唯有限,向来是统御者明令制止,百姓履行便是。年深日久,诸家也就忽视了百姓思惟,百姓也不敢有非分之想。是以,经肖逸一说,世人神采非常奇特。

想要将人们从畴昔的思惟桎梏中摆脱出来非常困难,故而肖逸分解的非常详确。

此时众生已然以为,肖逸必有高论。

话锋一转,道:“但是,对于我等百姓而言,俗事繁多,骚动无数,涉略之事庞杂而无序,并非一家之道便可断之。”

肖逸不待百家之人收回疑问,当即道:“就以德、怨二事来论,诸道纷呈,各执一词,看似同一件事情,论的不亦乐乎。实在,我们细心想想,当发明我们论的底子不是一件事。精确而言,应是背景、人群等身分的分歧,导致了事情的千变万化,也导致了我们底子没有处在一个划一的平台上。”

只听肖逸道:“诸子百家,争奇斗艳,妙论无方,出色纷呈,尽显我中汉文明之魅力,委实令人赞叹。所谓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分歧。大道三千,皆可证道!对于诸子百家而言,用心做学问,只修一道,便可窥天道之一二,成万世之功业。”

论道大会在九州职位甚重,是诸家面向全天下揭示自家道法的最好机遇,也是独一机遇。各家之主亲身赴会,足见其影响之大。

这一番话,涉略庞杂,世人一时未能尽解。但要真正解释透辟又有些困难,肖逸遂转换一个角度,道:“百家之道,皆为百姓而立。我等所说道论,也是为了给百姓指明方向罢了。但是,当我们论道时,可曾问过百姓的定见?”

只见世人垂垂有些明白了,肖逸才道:“二家相论时,看似只要相互二人,但是二人背后却有着无数百姓的身影。这些百姓,便是我们论道的根本。”

全场温馨非常,不管万千百姓,还是诸子百家之人,皆凝睇着道家高台,暴露等候之色。

“从而,我们也就更加认同自家之道,沿着自家之道不竭深切。只要当二家相遇时,我们才气听到分歧之论。但是,因为身后有诸多百姓的承认,我们便觉得自家之论精确,别家之论荒诞。”

待百姓眉头舒展,全数融入到其道当中时,肖逸却道:“大师无需费心沉思,因为诸道底子不能相提并论,即便耗尽平生,白费万年,也没法思考明白。”

世人感到此论有些耳熟,细心一想,与名家之道非常类似,但又有所辨别。

而作为论道的当事人,肖逸仪态安闲,文雅自如,与众弟子构成极大反差。

肖逸持续道:“人的思惟非常庞大,但是有先入为主之性。凡是打仗到一种思惟以后,就会深切脑髓,根深蒂固,极难窜改。我们从小打仗自家之道,对自家之道坚信不疑。各州内的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其道影响,也天然没有贰言。”

说诸道“皆有理”还可,说各家“皆在理”,诸子百家岂能容忍?此话如果肖逸开篇而言,定然要遭到百家炮轰。但是,颠末刚才对诸道的批评以后,再说此言,百家心中固然有些不悦,但也甘心承认,没有贰言。

诸子百家争辩了万年,肖逸却说诸家之道不成相提并论,怎能令人佩服?

肖逸费经心机批评诸家之道,其意义也在于此。

直到此时,肖逸方得出结论,道:“各家论道的根本分歧,以是说,诸家论道时,底子没有处在一个划一的平台上。”

百家面露笑意,明显以为此题目非常简朴,世人皆知,底子用不着答复。

本觉得肖逸一开口必是高谈阔论,哪曾想竟还是如此口语。但是此话说中百姓心机,一句“何也”问出了统统人的心声,百姓顿时精力一振,更加用心致志。

推荐阅读: 穿梭在电视剧     盗天之路     惊魂遗梦,情断荣王府     重生之毒后归来     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契约娇妻,总裁太霸道     活人墓1     表白不接受?气哭可别怪我!     大国导演     重生超进化     倚神成仙     神愤之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