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
这类话,一听也是内行,甚么叫“如何卖”?这是萝卜白菜啊?一块钱两斤。
孙中原终究忍不住了,看了看黎千千,“我跟他说。”
黎千千付了钱,孙中原说道,“走吧,我给你说道说道。”
就仿佛妙手出招之前,亮架式开口:咏春,叶问。
孙中原看了看黎千千。黎千千的神采和缓了很多,她脑筋转得不算慢,当即共同了一句,“最多三千!”
“你耳朵瘸了?没听我说话呢!”孙中原瞪了一眼黎千千,却又看向摊主,也不晓得是骂谁。
孙中原跟着徐北武学了六年,可不是只学鉴定,这行里的端方和特性,一样也式微下。
这是一件粉彩笔筒,体量不大,直径十一二公分,高度十七八公分。纹饰是枝叶寿桃,上圈口和底部都有青花祥云纹缠绕。
“乾隆官窑?这个底款也没有乾隆啊?”黎千千固然是内行,可并不傻。
“放开!”黎千千一甩手,但是没甩开,被孙中原拖着走了两步。
“买不买我说了算!”孙中原吐出一口烟圈儿,“这是清末的民窑,老兄,我但是真想买,别玩儿虚的了!”
黎千千没有再说话,站起家来,抱着胳膊盯着孙中原。
摊主却看了看黎千千,“算了算了,三千给你吧!”
孙中原内心暗道,这摊主真能忽悠!不过他更迷惑儿的是,这个黎千千,是个女孩儿,又是个内行,如何会跑来逛古玩地摊?还对一件笔筒感兴趣?
“你就说多少钱吧!”黎千千没甚么太大反应,还是那张冰块脸。
以孙中原的眼力,这会儿已经看出来了,这是清晚期的东西,不由心道:真没想到,这个黎千千,竟然另有点儿眼力!
“太贵了!”黎千千脱口而出。
看瓷器先看底,这是里手凡是的风俗。并且,行里管这叫“翻底”。抬手翻看之间,从行动的谙练程度上,就晓得你是甚么成色。
哎?一看就是妙手。你如果:我是高老庄的,脱手吧!这就是个夯货。
孙中原抬高声音,“别转头!”
黎千千也愣住了,过了几秒钟才说道,“是你?这是我先拿的。”
这笔筒的底款儿,让孙中原再度确认,这是一件同治官窑笔筒。
“返来吧,返来吧,别演了!”摊主终究叫了一声,“给你们了,两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