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羽生道:“上均音高为下均二倍,既如此,只需将这‘二倍’开方十二次便可。”
太和殿里静得出奇,上至宁王,下至寺人,无不心神恍忽、如梦如幻,宁王劳心吃力地制成乐谱,本觉得繁难非常,谁知到了此人手里竟是如此轻易,震惊之余,又感失落,胸中空荡荡一无所依;寺人们则想起少年之时,身未残疾,天真未去,牧牛放羊,自但是然又平平无趣;乐工们的动机更是大家各别:于东海拾贝,看西山流云,当冷巷买花,在林下听泉。
宁国公主笑道:“父皇慧眼龙睛,料事如神,十三妹的音乐天上无双、地上无对,女儿但是占了好大的便宜。”
“不瞒陛下。”冲大师说道,“贫僧的乐器不在这里。”
老寺人报命,正要分开,冲大师笑道:“一小我不敷,若要取来,须得八位年青力壮的寺人。”
铮,古筝停止,跟着一阵风吹来,云烟散尽,四方腐败,古筝上的弦丝悠然闲逛,落羽生倒是无影无踪,瓷盆空空如也,此中的净水涓滴不剩。
落羽生道:“转调之难,并未难在技艺,而是乐律不对。”
冲大师少有神童之名,平生以才干自夸,有生以来,从未有人说他“不敷聪明”,一时恼羞成怒,心中邪火越烧越旺,烧红了脸皮,从两眼之间放射出来,扯了扯嘴角,古怪笑道:“是么?我如何不敷聪明。”
“就在刚才。”乐之扬笑道,“照葫芦画瓢,让殿下见笑了。”
这两句话不近情面,大有倚老卖老的意义。世人都觉义愤,朱微倒是连连点头:“先生说的对,练熟了也没用,只用‘京房新律’弹不完这一支曲子。”
朱微神采微变,盯下落羽生心中惊奇:“这你也听出来了?”
宁王游移一下,号召身后寺人:“拿纸笔来。”寺人拜别,斯须捧来纸笔墨砚,放在落羽生面前。
朱微连连点头,脸上尽是敬佩之色,冲大师悄悄气恼,眸子一转,微浅笑道:“京房、何承天都是名震古今的大算家,听老先生的口气,仿佛比他们还要短长?”
“不对。”落羽生点头,“不是技艺不精,而是法术不精。”
两个藩王惨淡相对,宁王猜是狐仙捣蛋,蜀王不觉得然,宣称大明承运、皇气蔚然,狐仙小小妖物,神情微小,岂敢踏入皇城半步。依他之见,定是海上仙翁,敬慕洪武大德,特来献曲祝寿。
落羽生弹完一遍,再弹一遍,世人明知他曲调反复,可也不谦让他停下,不知不觉,一抹水气从净水中升起,仿佛龙涎香烧,又似云烟初现,水气凝集变幻,如蝶、如鹤、如龙、如鱼。“鱼儿”一变十、十变百,满殿游走,忽合忽分,越来越多,充满大殿,人物若隐若现,如在深山深谷,四周茫茫一片,只要古筝冷冷鸣响,不悲不喜,不残不缺,世人仿佛堕入梦魇之间,明知事体古怪,可又没法转动。
宁王行了一礼,转头说道:“听到了么?谁先来?”
这类气势,冲大师习武以来闻所未闻,也不知是落羽生偶然为之,还是成心闪现,如果成心闪现,当真深不成测。一顷刻,冲大师心气一馁,生出几分畏敬,可这动机不过一闪,跟着傲气迸发,嘲笑道:“妙得很,贫僧也想看看,老先生如何奏完这一支曲子?”
“法术?”冲大师一愣,“音乐是音乐,法术是法术,二者之间又有甚么关联?”
“净水?”宁王一愣,“干甚么?”
落羽生点一点头,坐到一张古筝前,悄悄拨了两下,音声降落动听。落羽生昂首看向宁王,说道:“有纸笔么?”
忽见朱微手按心口,长舒了一口气,神情渐渐败坏下来。乐之扬莫名其妙,悠然站起,冲大师上前一步,合十笑道:“善哉善哉,贫僧还觉得仙长也要消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