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如此。”左边儒生悄悄点头,又道:“且不知楼上少君侯是否如传闻那般礼贤下士。竟为一黄口孺子倒履相迎。”见无人答话,这便自笑:“还听闻楼桑松泉酿世之甘霖。此去定要咀嚼一番。也算不枉此行。”
暮色渐深。有一扁舟逆流而来,泊在滨水石阶前。公孙氏纵身跃下水榭。上楼环顾,这便放下心来。冲士异盈盈一礼,便悄悄走到刘备身前,拦腰抱起,告别分开。
问过方知,世人从北海朱虚县一起驾车而来。出黄县后,官道泥泞,马车深陷泥塘,这便弃车步行,赶在大船出海前,合力将老父背到港口。
隔三差五来一次的乌莲,自是不在。翻开丛丛轻纱暖帐,刘备信步走到堂前。脱去丝履,循着一缕婉转的琴音,上到二楼。见到了正在操琴的沉月阁主,士异。
扁舟先送二人上了滨水长廊,这便缓缓驶向士异寓所。
亦让黄忠尤其欣喜。
刘备这一觉睡的甚是深沉。几乎误了夜课。公孙氏不忍打搅,母亲上来把他唤醒。井水敷面,这便一蹦而起。接过母亲递来的糖饼,急冲冲奔出府去。
“但是想问乌莲之事?”士异诘问。
“且慢起航!”儒生中的一人,振臂高呼。
“走一步看一步。”刘备想着即将到来的黄巾之乱,这便语气一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到哪算哪。不求马到功成,毕功于一役。但求且看且走,无愧本心。至于成与不成,亦在天不在我。”
士异以琴音相送。从始至终,两人未出片语。
士异细细咀嚼,便出声相问:“为何满架蔷薇,却不闻其香?”
夏末秋初。草长(cháng)马肥。
王异盯着刘备神采奕奕,清澈见底的双眼,忽又轻声说道:“因何来寻我?”
黄叙、太史慈另有课业在身,仓猝告别分开。刘备闲来无事,便转去了沉月阁。
此去不但有刺奸、精卒数人从旁护佑,另有乌莲族人作伴。轻舟熟路,断不会有失。刘备亦提早去信奉告程普,助二人成事。毕竟两人幼年,又是初去。刘备还是免不了担忧。
“无事。”刘备笑答:“刚好顺道,便过来看看姐姐。”
两人初见是,士异方才及笄。如本年事渐长,色彩尤其瑰丽。
偷来半日闲暇,已是豪侈。岂能业荒于嬉?
刘备对劲一笑:“确切不易。”
刘备此时正幼年,更多是歌颂赏识,别无他意。
父亲病来如山倒。遍寻良医,耗尽家财,也未能病愈。今已入膏肓,存亡一线。听闻楼桑少君侯建义舍医馆,施汤送药,活人无数。这便和两位老友结伴前去。
送走苏双和张世平,闸门缓缓落下。刘备等人遂乘扁舟返回水榭。
门前侍卫已列队多时,一起穿街过巷,护送少君侯入了楼桑学坛。
那儒生答曰:欲去楼桑为老父寻医问药。
与世人道别,张世平和苏双相伴登上楼桑舫舟,这便逆流而去。此大船乃是程普回赠。
“现在楼桑大治,你又复爵。此后将作何筹算?”士异素手操琴,以闲话相问。
伴着安抚心神的琴音,刘备这便临榭高卧。未几时,已睡意深沉。
“你与子鱼竟和卢子干是同门,我怎不知?”左边儒生又问。
恰是贩马好时节。
主事出声扣问:意欲何为?
“琴音高亢,必有豪杰窃听。”王异笑着停琴。
“问她何为?”刘备吁了口气:“那日……算了,不说了。偷得浮生半日闲。姐姐琴音与家慈多有分歧。可否为小弟操琴一曲。”
“好。”见刘备确切无事,士异心中不由一喜。这便素手调琴,为他轻弹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