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成?”刘备笑道。
时下,白马寺的和尚,皆来自西域。并无汉人削发为僧。
需求重视的是。
捡起骨片时,刘备又问:“中间可有话要我传达?”
白马寺在洛阳西郭。坐落于雍门外三里,御道北。乃是一片蔚为壮观的修建群。
“这就圆寂了?”骇怪之余,刘备徒生出一丝没法突破的愠怒。
“牢记。人间因果,皆在我。”高僧用梵文吟唱一句佛语后,再无声气。
而后又游历了江南的豫章、浔阳、会稽等地。后不知所终。
“我之执念,无需高僧操心。”刘备微微一笑。
出胡姬酒坊。再回想,刘备不由洒然一笑。
配房四壁空空,别无它物。只居中置一卧榻,前设矮几。
史涣上前替刘备推开房门。缓慢扫过,又无声退下。
贾诩问道:“主公因何发笑?”
“那臣便陪主公热情一回。且去会会那位得道高僧。”贾诩亦笑。让贾诩信佛?这比让白起不挖坑还难。
白眉垂肩,鹰目勾鼻的麻服老衲,正打坐榻上。
安清,字世高。原安眠国太子,故以安为姓。乃是将阿毗昙学和禅法,传入中原的第一人。传闻已担当安眠王位,但为了能到大汉布道,将王位让与叔父后削发为憎,皈依佛门。于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到达洛阳。后定居白马寺,不久即晓得汉语。到建宁三年(170年),二十余年间,据后代《众经目次》记录,安世高共译《修行道地经》等佛经三十五种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皆属精小乘典范,重在上座部惮法。
“……”这是兄妹版的‘近乡情怯’?
直到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才驰名叫朱士行的信众登坛受戒,成为第一名汉地和尚。法号八戒。人称‘朱八戒’。
穿街过市。刚入西郭。寺之东南,一座高五百余尺,“珠宫幽深,遥瞻丈六之光,窣堵凌云,模糊尺五之上”,岌若岳峙,号“齐云”的舍利塔,便耸峙在苍穹之下。人称‘齐云阁’。‘齐云塔’乃是后代称呼。‘塔’字,除了临乡一地,中原还未呈现。
如何个意义?
明帝龙颜大悦。对二高僧极其礼重。不但亲身访问,还安排在鸿胪寺暂住。十一年,又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记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源于“鸿胪寺”之“寺”。今后,“寺”字便成为寺院的泛称。
沿大殿一起穿行。入西院,止步在一间配房前,带路藩僧自行拜别。
刘备表示贾诩悄悄叩响了房门。
主臣二人同车前去。
“檀那(陀那钵底(Danapati),施主)不必多礼。”老衲回以佛礼。
“你替她来,便是因果。”高僧一声叹:“老衲只怕穷尽毕生修为,亦消不掉檀那一身执念。”
“哦?”刘备这便问道;“文和亦知安眠太子?”
“笑我等古道热肠。本是来买酒坊,一不留意却成了信使。”刘备笑答。
女店家先是直视刘备双眼。半晌后又悄悄垂下视线。从身后取出一块略显发黄的曲折骨片,置在案上。
“请进。”字正腔圆的京畿官话。
将信物交给寺中和尚。不久便回,请刘备入内。
刘备一想不对:“十年前既已出游。中间何故说,‘令兄隐居白马寺中,用心译经,多年未见’?”
“三十四载,寒暑易节。家兄都不肯见我。现在…现在……”女店家微微停顿,便又道:“现在我已不知如何相见。故而,想将这家酒坊卖出,随商队返回安眠。今后万里相隔,不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