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山一一笑着施礼:“二老爷,二太太。”
站在养尊处优风采翩翩的谢老太爷身边,便如粗暴的乡间婆子普通。
和谢钧一样都是白眼狼!
谢钧自进了都城后,就没回过临安。这十余年来,除了定时送银子返来,便只要半年一封的家书了。
谢老太爷早已不将徐氏放在眼里,对继子谢铭冷冷酷淡。不过,这三个孩子俱在他面前长大,谢老太爷待他们总有几用心疼、
春秋最小的谢元尉只要四岁,生得白白胖胖,像个小肉包子普通,非常敬爱。
这个男人,恰是徐氏的儿子谢铭。
一番动人肺腑的话还未出口,徐氏的声音已经响起:“你身为宗子,这么多年来都没回临安看望过爹娘,确切不孝。幸亏有你二弟一向在你爹身边尽孝!”
春秋最大的谢兰曦,本年十二岁,生的娟秀窈窕。谢元舟本年九岁,恰是精力畅旺活泼好动之龄。
谢老太爷四十多岁,委实不算老。幼年时生得一张好皮郛,这些年来日子过得舒心,看着精力又面子。眼角额头有几丝浅浅皱纹。
一想起当年,徐氏便满心懊悔。
甚么苟繁华,勿相忘!
在船埠连着等了三日的谢青山,忙扬起笑容上前施礼:“主子见过老太爷。”
谢钧脸皮再厚,也哭不出来了。
谢铭抬高了声音说道:“娘,今后我们真的要在都城住下吗?”
谢青山对着徐氏,便没谢老太爷这般殷勤殷勤了,略一躬身抱拳:“主子给老太太存候。”
一个时候后。
可爱男人都是没知己的东西!翻脸比翻书还快!
声音里透着几分惶惑不安。
谢钧:“……”
徐氏按例在心中狠狠骂上几句,面上却暴露暖和的笑容:“青山快些起家。”
谢家至此改换门庭,大家羡慕。
每年的几百两银子,全数送到谢老太爷手中。她想要银子家用,便得好生服侍谢老太爷的起居,受足闲气。连带着儿子谢铭也直不起腰杆来,性子越来越温吞。
……
谢钧仓促赶回谢府。
每年谢青山都要代主子回临安送养老银子,谢老太爷对谢青山自是非常熟谙――比对儿子谢钧还要熟谙。
甚么同甘共苦,我的便是你的!
当年穷得快揭不开锅的时候,谢老太爷恨不得日日贴在她身上,心肝宝贝肉地从不嫌肉麻。她也是至心喜好谢老太爷的,心甘甘心肠嫁了他,为他劳累辛苦。
三个孩子一起应下,簇拥着谢老太爷上了马车。
徐氏又转头叮咛儿媳阙氏:“你给我放机警点。郡主住在郡主府,谢家内宅现在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今后少不得你我多操心。”
徐氏悻悻地住了口,内心狠狠地呸了一声。
谢老太爷含愠带怒地瞪了徐氏一眼:“闭嘴!我们父子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余地!”
可爱的是,谢钧翻脸无情,对她这个后娘凉薄之极。
“父亲,儿子不孝,多年来未曾奉侍在身边。”谢钧跪在谢老太爷面前,痛哭不已:“儿子不孝啊!”
别离多年的父子两人,相逢的场景冲动动人。
她熬得几夜都没睡好,终究还是下定决计,将多年的积储拿出来,供谢钧读书科考。
然后,便是谢铭和阙氏的两子一女:“大蜜斯,二少爷,三少爷。”
狗眼看人低的混账!
徐氏哼了一声,咬牙低语:“当然要住!当年若不是我掏空了家底供着,他谢钧哪来本日的风景。后娘也是娘!他贡献奉侍我天经地义!”
谢铭讷讷地嗯了一声,听话地挺直腰。
呸!不要脸的老东西!
谢钧本就资质聪慧,有了大儒指导,更是突飞大进。公然一举考中乡试,以后高中探花。娶了貌美如花的永宁郡主,做了淮南王府的半子,又做了四品的鸿卢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