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 第22章 龙韬——效军事组织之明 (7)
两年后,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撑下,南侵并州(今晋阳)。随后,他的大将宋金刚向他建议:“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刘武周采取了他的建议,接踵攻陷了并州、介州、浍州、晋州等地,这些处所是大唐的河东之地。因为当时情势险恶,李渊筹算放弃这些处所。这个发起遭到了李世民的反对,他以为河东是块宝地,物质殷实,绝对不能放弃,并且主动请缨,率兵三万前去讨伐。
十一月,李世民率军在柏璧(绛州西南)安营,跟刘武周的军队对垒。因为柏璧“悬军千里,深切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以是李世民为了避其锋锐,采纳了死守不战的目标,仅让偏师乘间抄掠敌军。五个月畴昔了,刘武周的军队因为供应困难,士气陵夷,很快就面对人困马乏的局面。因为不能对峙太久,第二年仲春,刘武周的军队开端后撤。李世民率兵急追,不肯放过刘武周的雄师,一日夜行军二百里,跟刘武周的雄师苦战了十多次。追到高壁岭的时候,兵士因为耐久驰驱,已经怠倦不堪,肚子也非常饿。李世民身边的人建议说:“众将士持续兼程作战,又累又饿,但愿能够停下来,吃顿饱饭歇息一下,再持续作战。”李世民决然回绝,他说:“功者,难成易败;机者,可贵易失。刘武周的军队走到汾州,他们的军心已经开端摆荡。我们应当持续追下去,就能势如破竹。如果现在停下的话,贼兵必然会有体例,我们就错过了诛灭他们的好机会。”因而李世民“策马而去,诸军乃进”,最后获得了战役的胜利。
奇兵第十:窜改神妙的军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