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路就要比第一条路高超很多。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临时避开湘军锋芒,积储力量再来报仇雪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也算是上策。
安庆失守以后,陈成全率部退出集贤关,经宿松撤到湖北黄梅,后又展转来到皖北重镇庐州,筹办以此为中间与湘军再战一场。
抱侧重振皖北的设法,1861年冬,陈成全奏请洪秀全封部将陈德才为扶王,梁成富为启王,赖文光为遵王,蓝成春为祜王,并号令他们西进河南和陕西广招兵马以后,再返来光复皖北,以图东山复兴。而他本身却果断地留在了庐州批示皖北将士与湘军浴血奋战。
这两条路都不大好走。
陈成全从孺子军中脱颖而出,从浅显一兵升到万众谛视标英王,一起上可谓是一帆风顺,根基上没有受过波折,是个常胜将军。安庆会战他单独苦战一年多,最后却眼睁睁看着安庆落入湘军之手。洪秀全这类空前的惩罚,对他的自傲心无疑是空前沉重的打击,加上兄弟们一个个死在他面前,也让他非常惭愧,他受不了“教主大人”如此峻厉的攻讦,此时洪秀全还让他下了岗,这个弯他一下子还真转不过来。
曾国藩在1861年底,没有挑选反清,他对曾纪泽在北方的行动,还并不知情,他筹算持续安定长毛。安庆一战他毁灭了陈成全的兵团精锐,但是他并不筹算就此干休,因为曾国藩策动会战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打下安庆,二是干掉陈成全。
陈成全在桐城挂车河前后三次败于多隆阿,已经充分领教了这个绿营古迹“多龙”的短长,他晓得单凭本技艺下这点兵力,必定不是他的敌手,这才认识到调派远征军是一个弊端,因而写了一封垂危信给陈德才,让他率兵回援庐州。
就在洪秀全的圣旨达到庐州的同一天,多隆阿也从舒城解缆,带领十四营清军直逼庐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