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问为国於詹子,詹子对曰:“何闻为身,不闻为国。”詹子岂以国可有为哉?觉得为国之本,在於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故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此四者,异位同本。故贤人之事,广之则极宇宙,穷日月,约之则无出乎身者也。慈亲不能传於子,忠臣不能入於君,唯有其材者为近之。
执一
庄王围宋玄月,康王围宋蒲月,声王围宋十月。楚三围宋矣,而不能亡。非不成亡也,以宋攻楚,奚时止矣?凡功之立也,贤不肖强弱治乱异也。
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海上有十里之诸侯。以大使小,以重使轻,以众使寡,此王者之以是家以完也。故曰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以宋、郑则犹倍日而驰也,以齐、楚则举而加纲旃罢了矣。所用弥大,所欲弥易。
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於船,致远者托於骥,霸王者托於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骥也。释父兄与后辈,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敌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建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骥远哉?
八曰:六合阴阳不革,而成万物分歧。目不失其明,而见白黑之殊。耳不失其听,而闻清浊之声。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以是一之也;国必有君,以是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以是一之也;天子必执一,以是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今御骊马者,使四大家操一策,则不成以出於门闾者,不一也。
六曰:失之乎数,求之乎信,疑;失之乎势,求之乎国,危。吞舟之鱼,陆处则不堪蝼蚁。权钧则不能相使,势等则不能相并,治乱齐则不能相正。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成不察,此祸福之门也。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则呆笨者请矣,巧智者诏矣。诏多则请者愈多矣,请者愈多,且无不请也。主虽巧智,未无不知也。以未无不知,应无不请,其道固穷。为人主而数穷於其下,将何故君人乎?穷而不知其穷,其患又将反以自多,是之谓重塞之主,无存国矣。故有道之主,因此不为,责而不诏,去想去意,静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督名审实,官使自司,以不知为道,以柰何为实。尧曰:“如何而为及日月之所烛?”舜曰:“如何而服四荒以外?”禹曰:如何而治青北,化九阳、奇特之所际?
慎势
七曰:听大世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故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以是一耳也;同法律,以是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以是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以是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夫能齐万分歧,愚智工拙皆极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贤人矣乎!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习,不敷以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