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吕氏春秋 > 第22章 审应览第六(1)

我的书架

胜书说周公旦曰:“延小人众,徐言则不闻,疾言则人知之。徐言乎,疾言乎?”周公旦曰:“徐言。”胜书曰:“有事於此,而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周公旦曰:“勿言。”故胜书能以不言说,而周公旦能以不言听。此之谓不言之听。不言之谋,不闻之事,殷虽恶周,不能疵矣。口<口昬>不言,以精相告,纣虽多心,弗能知矣。目视於无形,耳听於无声,商闻虽众,弗能窥矣。同恶同好,志皆有欲,虽为天子,弗能离矣。

孔子见温伯雪子,不言而出。子贡曰:“夫子之欲见温伯雪子好矣,今也见之而不言,其故何也?”孔子曰:“若夫人者,目睹而道存矣,不成以容声矣。”故未见其人而知其志,见其人而心与志皆见,天符同也。贤人之相知,岂待言哉?

晋襄公令人於周曰:“弊邑寡君寝疾,卜以守龟,曰:‘三途为祟。’弊邑寡君使下臣愿藉途而祈福焉。”天子许之,朝,礼使者事毕,客出。苌弘谓刘康公曰:“夫祈福於三途,而回礼於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殆有他事,愿公备之也。”刘康公乃儆戎车卒士以待之。晋果使祭事前,因令杨子将卒十二万而随之,涉於棘津,袭聊、阮、梁蛮氏,灭三国焉。此形名不相称,贤人之所察也,苌弘则审矣。故言不敷以断小事,唯知言之谓者可为。

重言

郑国多相县以书者,子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是可不成无辩也。可不成无辩,而以奖惩,其罚愈疾,其乱愈疾。此为国之禁也。故辩而不当理则伪,知而不当理则诈。诈伪之民,先王之所诛也。理也者,是非之宗也。

公子沓相周,申向说之而战。公子沓訾之曰:“申子说我而战,为吾相也夫?”申向曰:“向则不肖,固然公子年二十而相,见老者而使之战,叨教孰病哉?”公子沓无以应。战者,不习也;令人战者,严驵也。意者恭节而人犹战,任不在贵者矣。故交虽时有自失者,犹无以易恭节。自失不敷以难,以严驵则可。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於国,桓公怪之,曰:“与季父谋伐莒,谋未发而闻於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贤人也。”桓公曰:“嘻!日之役者,有执蹠而上视者,意者其是邪!”乃令复役,无得相代。少顷,东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宾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美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明显喜乐者,钟鼓之色也;湫然平静者,衰绖之色也;艴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艴然充盈、手足矜者,此兵革之色也。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臣窃以虑诸侯之不平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凡耳之闻,以声也。今不闻其声,而以其容与臂,是东郭牙不以耳听而闻也。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故贤人听於无声,视於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

齐有事人者,所事有难而弗死也。遇故交於途,故交曰:“固不死乎?”对曰:“然。凡事人,觉得利也。死倒霉,故不死。”故交曰:“子尚能够见人乎?”对曰:“子以死为顾能够见人乎?”是者数传。不死於其君长,大不义也,其辞犹不成服,辞之不敷以断事也明矣。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成知,其与桥言无择。

推荐阅读: 花都潜龙     手眼通天     重生农村小军嫂     龙神医婿     直播大战僵尸     攻气十足:秦少,慢慢撩     万蛊至尊     医代枭雄     媳妇带我去参军     玛丽苏遭遇灰姑娘     丧尸围城,我在末世囤积百亿物资     无限之动漫狂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