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不能尽知,执一而万物治。令人不能执一者,物惑之也。故曰:通意之悖,解心之缪,去德之累,通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悖意者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缪心者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者也。智能去就弃取,六者塞道者也。此四六者不荡乎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腐败,腐败则虚,虚则有为而无不为也。
义,小为之则小有福,大为之则大有福。於祸则不然,小有之不若其亡也。射招者欲此中小也,射兽者欲此中大也。物固不必,安可推也?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途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途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厥结果败。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乎大理也。
骥、骜、绿耳背日而西走,至乎夕则日在其前矣。目固有不见也,智固有不知也,数固有不及也。不知其说以是但是然,贤人因此兴制,不事心焉。
二曰: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发得知。物多类但是不然,故亡国戮民无已。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万堇不杀,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湿之则为干。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之则为淖。或湿而干,或燔而淖,类固不必,可推知也?小方,风雅之类也;小马,大马之类也;小智,非大智之类也。
武王之佐五人,武王之於五人者之事无能也,但是世皆曰取天下者武王也。故武王取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也。通乎君道,则能令智者谋矣,能令勇者怒矣,能令辩者语矣。夫马者,伯乐相之,造父御之,贤主乘之,一日千里。无御相之劳而有其功,则知所乘矣。
一曰: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白公胜得荆国,不能以其府库分人。七日,石乞曰:“患至矣,不能分人则焚之,毋令人以害我。”白公又不能。九日,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因攻之。十有九日而白公死。国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谓至贪矣。不能为人,又不能自为,可谓至愚矣。譬白公之啬,若枭之爱其子也。
作者:吕不韦
分职
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摆布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於春也,而怨将归於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之,夫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於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君者固无任,而以职受任。工拙,下也;奖惩,法也;君奚事哉?如果则受赏者无德,而抵诛者无怨矣,人自反罢了。此治之至也。
慎小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觉得偏枯之药,则能够起死人矣。”物固有可觉得小,不成觉得大,可觉得半,不成觉得全者也。
荆庄王欲伐陈,令人视之。使者曰:“陈不成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积蓄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积蓄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发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