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王渊当即点头,翰林院又多了个师弟。
湛若水颇觉风趣地问道:“状元郎,你找到本身的天命了吗?”
世人畅怀大笑,都向王渊投去嘉许的眼神。
湛若水又说:“既然叔贤兄和宗贤兄已经去官,那就各自回籍传播心学,待到功成之时再复出为官。等我出使安南返来,也找个机遇去官,回籍传播白沙心学。我们定个十年之期如何?“
王阳明、湛若水、方献夫和黄绾,按理说属于宦途对劲者。但他们的位置非常难堪,近似于司长、副司长级别,出息弘远却又受制于人,很难发挥本身的一腔抱负。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如此描述:“王湛两家,各立主旨……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