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成不察义之所从出。既日不成以不察义之所从出,但是义何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何故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曰:义者,善政也。何故知义之善政也?曰: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善政也。夫愚且贱者,不得为政乎贵且知者,然后得为政乎愚且贱者。此吾以是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但是孰为贵?孰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罢了矣。但是义果自天出矣。今天下之人曰:当若天子之贵诸侯,诸侯之贵大夫,搞明知之。然吾未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也。子墨子曰:吾以是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者,有矣。曰: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子有疾病祸祟,必斋戒沐浴,洁为酒醴集盛,以祭奠天鬼,则天能撤除之。然吾未知天之祈福于天子也,此吾以是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者,不止此罢了矣。又以先王之书《驯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曰:明哲维大#8,临君下出。则此语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不知亦有贵知夫天者乎?曰:天为贵,天为知,罢了矣。但是义果自天出矣。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尊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成不慎也。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故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获咎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其相彻戒,皆曰:不成不戒矣,不成不慎矣,恶有处家而获咎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国亦然。处国获咎于国君,犹有邻国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弟兄所知识,其相彻戒,皆曰:不成不戒矣,不成不慎矣,谁亦有处国获咎于国君而可为也?此有所避逃之者也,相做戒犹若此其厚。况无所避逃之者,相做戒岂不愈厚然后可哉。且说话有之曰:焉而晏日,焉而获咎,将恶避逃之?曰:无所避逃之。夫天不成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但是天下之
但是何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一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但是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义#3以是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