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何故知兼爱天下之人也?以兼而食之也。何故知其兼而食之也?自古及今,无有远灵孤夷之国,皆绉豢其牛羊犬负,洁为集盛酒醴,以敬祭奠上帝山川鬼神,以此知兼而食之也。苟兼而食焉,必兼而爱之。譬之若楚越之君,今是楚王食于楚之四境以内,故爱越之人;明天兼天下而食焉,我以此知其兼爱天下之人也。
#12『和尚』下毕沅补『贼人』二字。
#14『谓』《闲诂》校作『得』。
#26王引之云:『马』下脱『者与入人之场园窃人之』十字。
#22『大』《闲诂》校作『丈』,是也。
#21『劲』毕沅校作『劲』。
#20『天』《闲诂》作『而』。
#23『园』毕沅校作『圉』。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以是乱者,其说将何哉?则是天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何故知其明于小不明于大也?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何故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以处人之家者知之。古人处若家获咎,将犹有异家所,以避逃之者,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家不戒不慎之,而有处人之国者乎?古人处若国获咎,将犹有异国所,以避逃之者矣。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国者,不成不戒慎也。古人皆处天下而事天,获咎于天,将无以是避逃之者矣。但是莫知以相极戒也,吾以此知大物则不知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
#4『夫」《闲诂》、《校注》作『天」,是也。
#15『非』《闲诂》校作『行』。
#24『库』上王念孙据上文补『府』字。
#10『用』上《闲诂》、《校注》有『财』字。
#16『天』下《闲诂》有『之』字,是也。
#5『色】毕沅改作『邑」。
#13『大』上《闲诂》有『处』字。
#25《闲诂》不重『为正』。
注释:
是故,子墨子之有天之,辟人无以异乎输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今夫输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园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园,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以圆与不园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园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体例明也。故,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大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之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美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美意非#15。观其言谈,顺天#16意,谓之善言谈,反天之意,谓之不善言谈。观其刑政,顺天之意,谓之善刑政,反天之意,谓之不善刑政。故置此觉得法,立此觉得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吵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