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孝王怔怔地看了刘彻半响,见他眼中尽是对峙,到嘴的话化作一声几不成闻的轻叹。
刘彻这话说得热血沸腾,世人听得心下打动,几位名流出身的重臣乃至对刘彻回了一个名流间的礼节:“公子高义!我等忝居现在之位,何能负公子之托!”
刘彻来到这个天下已有两年,自他本年年满五岁起,燕王便许他上朝听政。这但是连太子姬喜都没有的殊荣,倒让一个小小的天孙得了,诸臣不由侧目。细细察看之下,这天孙小小年纪便极是不凡,既驰名流风采,于文武两道皆是精通,又晓得攻心之术,很多名流与武将对他很有好感。
刘彻看了眼使臣发着颤的手,摇了点头:“你说的中山派人,只怕他们已经到了――”
听闻太子姬喜告病不朝,诸位大臣面上不免带出几分鄙夷。
“我倒但愿遇不上他们!”这使臣眼中暴露一丝惊骇之色:“中山派之人武功不及江湖百派弟子精美,但是其野性与凶悍乃是武林之最!公子可曾听过中山狼的悍名?就是这般凶悍的中山狼,中山派之人竟可与之为伍,为祸一方!中山派人行动时凡是一人带着三狼,如果只遇见小股中山派之人还好,如果不幸,遭遇多量中山派人同时出没,人自是劫夺作歹,狼倒是不管不顾,那可真是见甚么咬甚么,非要将旅人半个头咬下来不成!如有人幸运逃脱,它们嗅着气味便是穷追三千里也要将人追到,再一齐扑上去活活咬死!”似是想到了某一幕血淋淋的场景,使臣蓦地打了个冷颤。
刘彻冷静听完使臣的话,拍了拍车厢前躁动不安地打着响鼻的马:“如此说来,我们也能够会赶上中山派之人?”
他虽也算名流出身,却只是某位大师的记名弟子,只会些拳脚工夫,于内功心法上全然没有天赋。现在燕王派出的保护队不过一百人,大略一看,与中山狼的数量竟是相差数倍不止,想到除狼以外另有那手腕诡异的中山派人,使臣暗道,我命休矣!
一起舟车疲顿,门路又崎岖不平,饶是刘彻有工夫在身,也被颠得实在难受,偏生他这个年纪手短脚短,还骑不得马,恼得他直恨不得撇下世人单独驾着轻功前去赵国,倒还松快便利些。
这一次,他没有以燕王的身份发问。
刘彻听闻此言,如有所思:“听起来,这狼倒是成精了。”
倒是老氏族出身的一些文臣武将,因刘彻及其门客所书的《谏王书》中数条汲引有能的布衣,侵害了他们的好处,对刘彻很有几分防备。现在对着刘彻另有几分客气,也不过是因为那推恩令罢了。
但是,事情总有转机。几年前年秦赵交兵,秦军直逼赵都邯郸,中山国先人本在山中落草为寇,见赵国自顾不暇,又做起了复国梦,于江湖中自成一派,名曰中山派。这中山派极其残暴,对于过往的七大战国车辆不拘官车民车商车,一概烧杀劫夺,毫不手软。赵*队几次对这中山派停止围歼均未能动其根骨,皆因中山派之人一有雄师围歼便分离成小股而后躲进深山,滑溜得似泥鳅普通,山地地形倒霉,赵*队发挥不开,遂只能常常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