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黄令高彪碑》的记叙,光和七年,也就是中平元年这一年,文太守被征诣廷尉,高彪弃官从之:“(高彪)举将颍川太守南阴文府君征诣廷尉,……,(高彪)捐官赴义,吏民攀车,……光和七年……,六月丙申,卒”。m
荀贞说道:“典韦离家交战,不能在家尽孝,他很不安,在军中经常对我说:驰念老母,忧你在家无人照顾。这些戋戋财贿,老母留着,赶明儿去县里买些奴婢,有彼等服侍,典韦在军中也能放下心来啊。”典韦的母亲这才收下。
安设好典韦带来的人,荀贞拔营,去襄邑、外黄、济阳。
典韦恭谨地指了指荀贞,高傲地说道:“这位便是召我去颍川的朱紫,现为皇甫将军麾下佐军司马。我们方才安定了汝南黄巾贼,奉旨去东郡讨贼,路过己吾,我是以回家来看看。”
“君卿、阿邓,你二人带汝南右营为我部殿后。”
闲谈几句,荀贞言归正传,说道:“根据军报,陈留郡内并无大股的贼兵,但小股的贼寇很多,或三五百人,或七八百人。皇甫将军令我部为别部,独行一起,……。”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应道:“是。”说道,“离家多日,我还真是驰念老母了。”
“据报,东郡黄巾贼渠帅卜己已把主力收缩到了郡东北,但是却也在东郡与陈留郡的交界处留下了很多贼兵,以试图阻我军出境。入东郡后,我部先将与陈留交界处的黄巾贼扫清,然后就在这里等候皇甫将军的主力到。”他说着,手指在舆图上一点,诸人看去,倒是韦乡。
这村夫更是眼热。典韦说道:“我先回家去,反面你多说了,来日如有机遇,请你吃酒。”
行才两里,为前锋前驱的何仪遣人来报,说发明了一股贼寇,有二三十人,约莫是因见军队行军颠末,正在仓促东遁,问荀贞:“追不追?”荀贞想了一想,令道:“过了前边涡水,再行十几里就是陈留郡了。贼寇只要二三十人,不需劳师兴众,不必去管他们,尽管前行就是。”
说着话,荀贞令辛瑷等把带来的财贿等礼品搬进院中,典韦的母亲推让不受。
荀贞点了点头,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过己吾后,我部经襄邑去外黄,再去济阳。据谍报,外黄、济阳都有约莫数百的寇贼,等毁灭了这两股寇贼,我部在陈留郡的作战任务就算完成,跟着便是渡河北上,经长垣入东郡了。”
剿除了这两县的寇贼,略作清算,度过黄河北上,行未几远便是长垣。长垣没有贼寇,县令迎出城外,当天就筑营此地。
依荀贞的赋性,他是个不张扬的低调之人,如果回颍阴的话,他必定是不带甚么侍从的,可此次陪典韦回家,他却足足带了两百个甲士,并令辛瑷带着本曲的两百骑士也在后相从,大张旗鼓,旗号光鲜,明盔亮甲,四百步骑昂然入乡。
此渠即鼎鼎大名的鸿沟,是最早连通黄河和淮河的运河,兴建於战国之时,楚汉相争时这里是楚军和汉军的分边界,汉人称之为“浪荡渠”。度过此渠,再行不到二十里,日落前到了阳夏。荀贞也如皇甫嵩一样,没有率部进城,而是在县外安营,住了一晚,次日持续行军。
〖启^蒙~书^网∷WWw.qmSH〗T
许仲、刘邓、何仪、典韦、陈到、江禽、陈褒、荀成、辛瑷诸将齐至。
别的诸将都是正襟端坐,独辛瑷坐姿懒惰,他靠着旗杆,无聊地玩弄着拍髀短刀,说道:“连日行军甚是无趣,在这陈国境内连一股盗贼也没有碰到,真是无聊透顶。”
“我自带中军行於你们两营当中。诸位,自安定汝南以来,我部休整了多时,入陈国境后又没有一次作战,将士多日不战,或生怠意,东郡黄巾贼数万,虽比不上颍川、汝南之贼,却也毕竟稀有万之众,又是以逸待劳,不成小觑,你们等会儿归营后要鼓励一下兵卒。明天入陈留郡,与外黄、济阳诸县之贼比武,就算是为东郡之战做个热身吧!”世人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