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贞应诺,行了个礼,转马归本部,把皇甫嵩的将令传下,带本部三千余人离开了雄师队,沿着岔道向东北而行。
荀贞说道:“昨夜得将军百弩之赐,贞已是喜出望外,别的东西都不缺了。”皇甫嵩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你就带你部人马去吧。”扬鞭前指,“你我在东郡汇合!”
待他们行至近前,有村夫认了出来:这披甲携戟之人不就是本乡的典韦么?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应道:“是。”说道,“离家多日,我还真是驰念老母了。”
过了长平县,行有十余里,皇甫嵩遣人来召荀贞。荀贞赶去中军。皇甫嵩没有坐车,骑在顿时,由亲兵、将校们簇拥着正、随军而行,见荀贞来到,表示他近前,笑道:“这两天行军如何?”荀贞掉队了皇甫嵩一个马头,答道:“陈国境内无黄巾贼,这几天行军甚是轻松。”
这股三百余人的盗贼困扰了高彪两个多月,多次调县兵、征县中懦夫击之,皆不能胜,而在荀贞所部的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高彪目瞪口呆,颂赞不已。荀贞一笑了之。
荀贞说道:“典韦离家交战,不能在家尽孝,他很不安,在军中经常对我说:驰念老母,忧你在家无人照顾。这些戋戋财贿,老母留着,赶明儿去县里买些奴婢,有彼等服侍,典韦在军中也能放下心来啊。”典韦的母亲这才收下。
〖启^蒙~书^网∷WWw.qmSH〗T
依荀贞的赋性,他是个不张扬的低调之人,如果回颍阴的话,他必定是不带甚么侍从的,可此次陪典韦回家,他却足足带了两百个甲士,并令辛瑷带着本曲的两百骑士也在后相从,大张旗鼓,旗号光鲜,明盔亮甲,四百步骑昂然入乡。
分开主力后,因为兵马少,行速加快,行不过四五里,前头一条大渠拦住了来路。
荀贞部人少,三千余人,行军的速率必定比皇甫嵩快。皇甫嵩以他为别部,一则是为了节俭时候,能快一点扫清陈留境内的小股寇贼,二来也恰是想让他先入东郡,为雄师出境扫清停滞。世人跽坐按剑,齐声应诺。荀贞问道:“都清楚了?”世人答道:“清楚了。”
次日依荀贞之将令,半夜造饭,五更拔营,三千余人前行数里,出陈国境,入陈留郡。
荀贞指着舆图,说道:“我部从阳夏出陈国境。现我部已过阳夏,并度过涡水,再前行不远就是陈留郡了。入陈留后,我部转向陈留东边诸县,先去己吾,……。”说到这里,荀贞停了一下,笑对典韦说道,“老典,据谍报,己吾没有大股的贼兵,等我们到后,你能够回家去看看。”
说着话,荀贞令辛瑷等把带来的财贿等礼品搬进院中,典韦的母亲推让不受。
一天后,至襄邑,此地亦无贼寇,停驻一夜。
怯懦的关门闭户,胆小的趴在墙头瞭望,夜色下,遥见行在这数百步骑最前的是三小我,一个骑着踏雪乌骓,玄甲带剑,威武不凡,一个穿戴描漆皮甲,横矛携弓,边幅秀美,望之如画中人,一个面貌魁伟,披甲携戟。这三小我一边前行,一边笑谈,看起来非常的密切。
帐篷还没搭起,世人就围着荀贞席地而坐。
“君卿、阿邓,你二人带汝南右营为我部殿后。”
荀贞挥起手,四百步骑齐齐停下。他也勒马停驻,浅笑着等典韦与村夫说话。那村夫害怕地偷觑两眼荀贞,他不认得荀贞是谁,但却认得荀贞的印绶,知这是一名六百石的朱紫,问典韦,说道:“阿韦,前些日传闻有位颍川荀氏的朱紫找你,把你召去了颍川,如何又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