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123 三战尽复东郡地(八)

我的书架

皇甫嵩麾下将校浩繁,这些将校有的是来自各地州郡的才俊,有的是在朝中有大背景,是寺人或重臣之后辈。为将者,“公”是将德之一,皇甫嵩作为主将,不能太方向他喜好的将校,当有军功可立的时候,也要分一些给别的的人,以是此次去击白马的任务他没有再交给荀贞或者傅燮,而是交给了北军五校的一个校尉,并参军中抽调了一批将校,合兵五千人,而他自带余下的军校兵卒留在韦乡。这天早晨,商讨定下了分兵后的各种细节,次日一早,阿谁北军五校的校尉便就统兵出营,大张旗鼓,号称万人,前去白马。

皇甫嵩说出了自家的设法,荀贞由衷赞道:“孙子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窜改而取胜者,谓之神’。将军,你之此策便是真正的‘因敌制胜’,可谓神明。”皇甫嵩一笑,说道:“司马过誉了。”

.T

卜己顿时调集黄巾诸将,忧心忡忡地说道:“汉兵分兵两道,一起万人去击白马,现已至白马城外,皇甫嵩自带一起万余人留在韦乡。诸君,公然如我们昨晚所议,皇甫嵩这清楚就是想调我们的救兵出城,围城打援啊!”他蹙眉忧心,张望诸将,扣问道,“诸君可有破解之策?”

堂上的黄巾渠帅、小帅们面面相觑,无人说话,一时堂上堕入沉默。

韦乡本就是白马下辖的一个乡,间隔白马只要一二十里地,就算在路上走的不快,大半天也就到了。傍晚时,动静传到了濮阳。

――

卜己大喜之极,急问道:“是何计也?”^^#28961;#24392;#31383;#38321;#35712;^_^

李骧不是承平道的信徒,是东郡的一个游侠,他幼年时学过“京氏学”,“京氏学”是前汉大儒京房初创的一门《易》的学说,京房是顿丘人,其学在顿丘颇是风行,只可惜《易》太难,他又是个猛鸷通脱的性子,赋性亦分歧适学此,肄业三载,学无成,有习兵法,三年,小有成,复习骑射击剑,三年,大有成,遂遵循赋性,改而志节任侠,因其略知兵法又善骑射,很快就在顿丘闯出了一个不小的名头,卜己起兵后他便插手,乃是东郡黄巾里的一员勇将。

半晌,才有一人说道:“这,这……。皇甫嵩此贼真是骄狂,他部兵马未几,只要两万余人,却还敢分兵,他自带万余人留在韦乡,……,这,这。”

那么,皇甫嵩带着主力留在韦乡不动,就是摆了然奉告卜己:我就是在等着你派援兵出来,我就是要围城打援,你卜己如果救白马,我就带主力击之,如果你不卜己不救,我就顺势打下白马,救或者不救全由你卜己挑选。这看起来是把挑选权交了出去,但实际上倒是由汉兵把握住了疆场的主动权。能够预感,当皇甫嵩按此策行之的时候,忧?的就该是卜己了。

不怪他们没人说话,实在是只能怪皇甫嵩的此策出乎了他们的料想。昨晚军议时,黄巾军的渠帅和小帅们如汉兵的将校们一样,也都是把目光范围在了濮阳和白马两城,以为如果皇甫嵩要围城打援,不是先围濮阳就是先围白马,却万没推测皇甫嵩竟然分兵两路,一起去击白马,一起却留在韦乡不动。如果他不分兵两路,统雄师而围一城,不管是围濮阳、还是围白马都还好一点,可他现在自带主力留在韦乡?

皇甫嵩善战多谋,威名赫赫,有他占有在韦乡,虎视眈眈,谁敢带兵出城去援白马?

堂上诸人唉声感喟,虽都看出了皇甫嵩的企图,晓得他留在韦乡目标与其说是筹办截击濮阳的救兵,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请愿,是在打单,但是却苦无良策。

推荐阅读: 重返1987:开局忽悠我妹不嫁人     重归     最强海军     无限挑战游戏     我家青梅超萌哒     重生国民男神:学霸甜妻,放开撩     最强修真特工     十亿级投资人     魅惑宠爱:误闯美男心     浮屠七生     论与民国文豪恋爱的正确姿势     鬼爸爸的美丽人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