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诺答道:“荀君觉得:春花秋月,各擅专场。”
“往时我在繁阳亭时,亭中有好些姓史的。你们是亲戚么?”
宣咸、李博诸人都是读过很多书的,不比那些繁阳亭的里长们,晓得“荼”是何物。李博蹙眉说道:“荼之一物,蜀人好饮。鄙人早些年前,机遇偶合,尝过此物,倒是、倒是……。”
“荀君说的但是安宁里的里长史调,里长老史期一族么?”
李博三人重新向荀贞施礼。荀贞笑道:“本来中间便是李子元。久闻宣公门下,子元最长。你是最早师从宣公的?”
“噢?君是东郡人?贵郡但是贤人辈出啊。先帝年间,阳平刘叔林被郭有道奖饰是‘口讷心辩,有珪璋之姿’,在朝为官,亢直敢言,不惧权贵。后因受连累而被下狱,不肯受词讼吏之辱,竟他杀身故。真节烈之士,有前汉李广之风。”两汉之人重名尚气,常有官吏宁死不受辱、在狱中他杀的事情产生。只荀贞穿越到来的十来年间,就传闻了好几起。
宣咸问道:“听君口音,不似本郡人?”
宣康酒量最小,早就醉了,忘了礼法的束缚,大喊小叫,喝采鼓掌。宣咸、时髦、李博、史诺亦借助酒兴,或长歌相伴,或拍打案几,欢笑合座。直饮到月上中天,世人方才尽欢而散。
乐进、许仲皆点头应是。
“你们和荀君扳谈的如何样?”
宣康答道:“弟子等与荀君群情了一下本郡和汝南的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