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的感受没错,曹操现在的确与“奸”毫无干系,他本年刚三十岁,恰是大志勃勃想要建功立业之时。
两人严令部卒不得外出,不得生火,不得鼓噪,隐伏在驻营之地,遣出标兵去澧水岸边刺探,静候魏校尉的动静。
波才在城中焦灼,荀贞、曹操在城外也很焦灼。
“是啊。荀君有所不知,我家都尉最好读书,平时不管多忙,每天需求看书,今领兵出征亦手不释卷。荀君请稍候,小人前去通报。”
荀贞、曹操喜道:“好计!”
做一个大县的县令固能执掌一县之地,数万民口,但较之入京为郎官就差得太远了。
刘邓问道:“但是,魏校尉部只要四五千人,就算引得波才第三次遣兵渡河了,怕也难以毁灭之?”
“都尉在看何书?如此出神?”
“戏君有何话说?”
“然也。”
传达过皇甫嵩的军令,荀贞令诸将各去本部,调集士卒筹办解缆。
皇甫嵩的战略说来也很简朴,简而言之分为三步。
幸亏荀贞此前对全军做过夜行军的集训,部众对夜行军有必然的体味,加上各级军官的批示号令,行起路来还算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