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说真的知根知底的人家……
夏老太太瞪大了眼睛:“当真?”
话又说返来,女人家出嫁,十个里头有八个是嫁去不熟谙的人家的,像夏安馨那样好运气的是少数。
嫁入沈家的杜云瑚糊口恰意,杜家对沈家多有提携,若没有杜家脱手互助,沈家大郎如何进京赶考,又如何金榜落款入了翰林院?
夏老太太亦笑了:“你如何来了?怀平媳妇呢?”
这还真是一句大实话。
高嫁,如果她拿捏不住丈夫,甚么都是虚的。
“奴婢来给老太太道贺的,”沈长根家的福了一福,“二奶奶有喜了。”
夏老太太入了正房,夏安馨起家相迎,就被夏老太太阻了:“好孩子,且歇着,啧啧,真是争气!”
公候伯府里头,后辈能够靠蒙阴过日子,平常官宦人家呢?
杜云瑚的丈夫沈家二郎,当今也在勤奋读书,传闻他的学问在他哥哥之上,往厥后都城赶考,若能得了功名……
采莲给杜云萝端了茶水和点心。
夏安馨跟前服侍的除了娘家带来的采莲,另有沈长根家的拨过来的改名慧珠的百娘,也就是现在的锦岚。(未完待续。)
退一万步讲,即便沈家二郎一辈子中不了进士,他有个翰林哥哥,就不输很多京中公子了,归正,靠父亲和靠哥哥,半斤八两。
杜云诺深觉得然,她的出身,她再是不甘心肠想一步登天,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杜云萝笑着道:“明后日,如有机遇,我再探探口风,若不好开口,你莫焦急。”
兰芝请了她出去。
浩浩大荡到了春华院,里头丫环婆子大家喜气洋洋的。
这是当初大房替杜云瑚选丈夫时,杜公甫说的一句话,现在看来,当真是慧眼识珠。
若真有那般合适的人家,她又何必愁到本日?
她也是不怕的,只要那户人家不是乌七八糟的便好。
“莫欺少年穷……”杜云诺低低喃道。
京中勋贵多官宦多,可那些人家的公子多是顶着祖辈父兄的名头,本身像模像样谋个斑斓出息的并未几。
杜云萝抿唇直笑,嘴里满是道贺的话,说得夏老太太心花怒放。
杜云诺咬了咬下唇。
廖氏与她说得很明白,若不是应稽,莲福苑里想再选一个更好的出来,怕是不轻易。
外人看得总不及里头的人明白,等外人也看明白了,在里头的人已经无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