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第101章 张释之冯唐列传

我的书架

张廷尉事景帝岁馀,为淮南王相,犹尚之前过也。久之,释之卒。其子曰张挚,字长公,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毕生不仕。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於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何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故?”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很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太史公曰:张季之言父老,守法不阿意;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二君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霸道荡荡;不党不偏,霸道便便”。张季、冯公近之矣。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着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媒介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实施也。”於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以是失而汉以是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顷之,至中郎将。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唆使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斮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摆布皆曰:“善。”释之进步曰:“使此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此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厥后拜释之为廷尉。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於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觉得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温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大众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当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很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推荐阅读: 腹黑萌宝:亿万爹地要听话     我真没想重生啊     相公,本王有喜了     顾氏贵女     宁小闲御神录     玄幻:贫道法号算的准     祖巫帝江     草莓印     豪门宠婚:总裁,求放过     蜜芽的七十年代     火影:旅行青蛙嫌我弱,带回岩浆果实     绝代天帝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