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纺织业亦有国营与民营之分,官方闻名纺织业者有陈宝光等。到东汉期间,蚕桑养殖在长江和岭南等地开端推行[169]。
蜀汉期间
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导致河套为匈奴所据,南越、闽越、黔中等地接踵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千米[20]。到汉武帝期间,大范围开边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北击匈奴,光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124-125];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武威郡、酒泉郡[126],后又分出张掖郡、敦煌郡[125];元鼎六年(前111年),攻灭南越国并进占海南岛,于该地设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128],又平西南夷设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129]元封二年(前109年),兼并滇国置益州郡[130],将西南边疆推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三年(前108年),灭亡卫满朝鲜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131],自此奠定汉地根基范围;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132],将北疆推动至戈壁戈壁一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乌垒城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归入版图。[133-134]
汉朝初期,刘邦封异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兵变不竭遂而消清大部分异姓王,仅留长沙王吴芮。同时大封同姓诸侯,这些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谮于天子”。处所王国权势的强大导致中心当局所实际节制的地区萎缩。吕前期间,增加外戚诸侯王。到文帝期间又纷繁肃除,增加刘氏诸侯王。但是处所王国权势的收缩已经对中心当局构成严峻威胁。[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