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楞严经疏 > 第24章 (24)

我的书架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一)首楞严经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二)

二旋根归性证五。一阿那律三。一叙悟起因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因触悟道。故云触因 六迦叶三。一叙遇胜缘三。一佛在依学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从悟得名也。真善妙色即毕竟空。相尽性显。悟如来藏周遍法界。故曰密圆成于无学 三结酬所问

佛灭度后。扶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 室利罗云如来体骨。然灯涂金皆是身金灿烂之因。累劫皆尔。非止一佛。故得然也。经出别缘。各从一说 三由因感果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量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天下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堪任补处。绍继佛种令不竭故。名法王子。五百梵天是彼徒属。未详缘起。叙昔为医能疗众疾尝药知味别离性用对治不差。昔既妙辩味尘。今亦是以发悟 二获现悟二。一正陈悟旨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旋妄根尘。归实在相。心肠法门一时开显。此为第一 四毕陵伽婆蹉三。一叙悟起因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从于眼识发显智光。智光极处即佛知见。即三智五眼一时具足。故名为极 二普贤菩萨三。一事佛发行

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 香既无生。复何别离。故云意销。别离不有。能所俱亡。真觉不动湛然常遍。尘垢既销圆洁白妙。故号香严 三重释成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后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憍陈那姓也。此云火器。其先事火。今后命族。五比丘者。初佛弃国入山修道。净饭乃命家属三人。一阿湿婆。二跋提。三摩诃男拘利。舅氏二人。一憍陈那。二十力迦叶。敕令随卫。五人奉命。后各舍去。在鹿园中共修异道。佛得果已思度何人。此五于我先曾营卫。即往为彼三转法轮。问言解否。陈那先答已解已知。诸天在空亦言其解。故佛命彼名阿若多。阿若多者此云解也。或言已知。鸡园精舍名也 二正陈悟旨

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人间诸漏 观此尝味之根。不自体生。不他物生。各犹无生。共岂能有。缘中不得。非缘亦无。了味之知竟从何有。一根既尔。诸根亦然。由是应念得超诸漏 二叙观益

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初作不净想。后入骨锁观。皆为治贪。复因骨锁。入析色明空。复是以空。见色实相悟中事理。色之与空独一实性。故云空色二无 二重指释成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 念观也。知觉也。因痛起观。观我此身。有于知觉觉此深痛。然虽起观观觉及痛。观清净心。无痛无觉。此根尘念虑妄身心有真净心无。又更察看痛觉之念净心之觉。即成二觉。从何而有。一身二觉应成两佛。故知此觉皆悉虚幻。清净心中一无所得 二明得悟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后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便利入三摩地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名生我法。向下虽有二十五门。诸圣入道总而摄之不离十八。故举以问令各。论述 三诸圣各说证门五。一灭尘合觉证六。一憍陈如三。一遇佛获悟

推荐阅读: 冰山总裁的贴身狂龙     这个王妃很米虫     萌宠之影帝的完美饲养     四合院:穿回禽满四合院,怒怼众禽兽     锦绣人间     带着超市去七零     乌龙撩夫记     余生一个程延之     小厨娘的富贵逆袭     十方功德证我道     会飞的鸟     星航日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