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楞严经疏 > 第28章 (28)

我的书架

尘垢应念消。成圆洁白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一根若复尘垢自消。上文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阔别。则汝法眼应时腐败。故云成圆洁白妙。此则三德圆显。不纵横并别。故名为妙。后二句结成位。前句断德未圆。后句智德备满。互现可知 四劝修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虚空藏菩萨。由观四大无依妄图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得无生忍。今谓。虚空暗淡无明所生。非是觉明。异于本觉。故须拣也 六识大

汝闻微尘佛统统奥妙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虽持法藏。不能舍闻而观自性。故成过矣。若将人间随声闻相持他佛法。不如返照本身闻性成真三昧故。云闻闻 三正示二。一正明观行三。一法三。一脱尘旋根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便利。云何获圆通 厨子金刚。观多淫心成聪明火。身心暖触无碍畅通。生大宝焰。今谓。此由多淫生厌离故。观成性火。此即厌求之心。岂称圆照。非是实在离念之门。初机分歧。故须拣也 四风大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便利。以救诸末劫求出人间人。成绩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便利。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前四句颂佛令拣。成绩下二句正指圆门。显是雅当。自余下五句。明二十四圣各随所因事相而成观行。皆是佛之威神。便利令其得道。非是悠长修学浅深二机同入之法门也反显观音便是浅深二机同说同入悠长修学之法门耳 三结愿劝学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周利槃特。因作数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返息循空。因是得道。今云。鼻息虽通出入。出入各据而不订交。支分既离。岂成圆观 三舌根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药王药上。因尝众味。了味无生。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由味觉明。位登菩萨。今云。味性本无。待根方觉。无根有趣。故非圆通。味时者尝时也 五触境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持地菩萨。因平心肠。见表里尘。本无自性。不相触摩。皆如来藏。今拣。地性坚碍有为。体非通达。不成圣性。故非圆通 二水大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难道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前二句。透明此方由声教入。申明句文能诠法义。众生由此闻而解了。故云宣明。次四句正拣过非。苟随声教。不能亡缘入流返照。即迷本闻性循声转也。故举阿难虽很多闻不能亡相。为声所转。生灭妄图无由得免。后二句结非显是。旋流者返流也。斯则入逃亡所。唯照闻性。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云无妄 二明观行四。一告语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富楼那。辩才无碍。奥妙法门。奥妙开示。得无所畏。今拣。说法不离申明句文。所开悟人须先成熟。不由无种便能入道。若散心说。但成有漏。非曰圆通 五身识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普贤菩萨。本用心闻。别离众生统统知见。得大安闲。今拣。太高收机不尽。既法界为体。心闻为用。故洞十方。此由普贤因修大行之所感。故中下之机于斯绝分。故云不能入。以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方现其身。非同观音触物随现 三鼻识

推荐阅读: 国运:开局左拥右抱,只有我熟知剧情     都市之特勤狂兵     0℃缠绵:冷总的午夜新妻     都市逆少之风云再起     狗窝[绝地求生]     重来1976     穿到天堂怎么办     黄粱梦密码     天命逆凰     齐天大圣是我哥     天界丹药群[娱乐圈]     融合之武道求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