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窦孔穴也。若执夹令见断。应可接之令见相续。若相接者应有续迹 三会通二。一迷心执境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汝若执言。汝能见心同所见物亦有不同。斯则见便是物。佛之见性亦合是物。应被汝见 二转破
统统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因而中。观大观小 迷真性之已。成色心之物。色心既成。真性即隐。故云失于本心。前文云能生诸缘缘所遣者。境从心变。心随境转。故见大小之异表里之殊不能离缘观性。但知随境生执。故有前来各种疑倒 二悟物同真
若见不见。天然非彼不见之相 此破转计也。汝若执言。我亦见佛不见之体复有何失。故云若见不见。即便破云。天然非彼不见之相。意云。不见之体既被汝见。此则何成不见之相。不见之体已被见故 三结破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此云快意。亦云无贫。畴昔以食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快意乐无所劣少。未入道时。为性多睡。为佛所呵。因是不寐。遂失明耳。佛教修天眼用见世事。因是修得。见三千界如观掌果。大论所明。大阿罗汉见小千界。大辟支见百佛界。诸佛见统统佛土。那律独见大千者。以彼遍修作意数故。于诸声闻天眼第一。今言阎浮者。以大千皆有阎浮。以别显总。亦不相违
佛言。如是如是 印其不能分出见性 二约即物以推非见四。一牒前无是
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方器中空若定方者。撤除方器别着圆器。此处虚空应无圆相。若言虚空不定方者。显是方器无方虚空 三合显
何故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各种不同。见无不同 真见离缘。缘还见在。若随境去。后更谁观。境自有差。见且无别 三结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嘱。则诸物类自有不同。见性无殊。此精美明诚汝见性 物类虽殊。见性常一。不随境异。便是汝真。此显真见划一无差。汝前问云。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今明。境自不同。见性无殊。由是得知是汝真性 二广破展转执情二。一师资能见互缘破三。一正破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停滞 得初果证。方断别离。故云未得无漏。自无定力。假他而见。故云承佛神力。借通令见者。意欲阿难信知本身见之真用有如果也。色界之首梵众梵辅大梵俱名初禅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若汝执言缩见成小。应可引见令伸比及日边挽引齐等。面犹边也 二以续破断疑
诸可还者天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八境可还。自非汝见。汝不还性恰是汝真此若非真。孰为真耶 三就实彰迷以结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