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子夺唐 > 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

我的书架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存眷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支付!

岑文本感慨道:“有殿下这番话,我便放心了,殿下若早生二十载,当可与上皇争天下,未为败也。”

因而乎,一封圣旨传下,颜师古坐事罢中书侍郎之职,转秘书少监,奉旨校订古籍去了,又转御史大夫温彦博为中书令,掌中书费事。

李恪之言入耳,岑文本一下子愣住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如果自房玄龄口中说出,岑文本也许还不会感觉那般奇特,可这番话自年仅十五岁的李恪口中说出,便足矣叫岑文本折舌了。

而中书侍郎一人出缺,依常例,中书侍郎夺职,便需自各位中书舍人中擢拔一报酬中书侍郎。

岑文本点了点头道:“不错,自打今岁殿下庐州遇刺后,太子名誉大降,魏王便在朝中大肆交友外臣,期间多有朝表里各方官员投麾下,可谓风头正劲,已然压过了殿下和太子。”

长安城,长兴坊岑府。

“岑师入朝八载,终得拜宰辅,各位中枢,可喜可贺!”李恪一边走进偏厅厅门,一边本身后的王府卫率手中接过贺礼,对岑文本笑道。

李恪一边将手中的贺礼递到岑文本的手中,一边对岑文本道:“弟子姗姗来迟,岑师勿怪便好。”

岑文本闻言,脸上微露不解之色,问道:“殿下何意?”

可还没等岑文本坐下多歇上半晌,便又有人带了贺礼入府了,只不过这一次来额却不是外人,而是岑文本的弟子李恪,李恪对岑府再熟谙不过,也不等门子通报,本身便摸着处所走了出去。

岑文本摆了摆手,表示家奴和李恪身后的王府卫率出去,而后才对李恪道:“殿下来的恰好,如果再早了,恐怕来府上之人太多,反倒轻易传出口舌。”

贞观七年,岁末,腊月十六。

李恪点了点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况乎是身后还站着长孙家的太子。眼下太子看似渐微,但其势犹在,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倒之。弟子如果行事太过,叫父皇猜忌,多肇事端,反倒不美。”

中书省中书令一职暂缺,故中书省主事之人便是中书侍郎。

岑文本问道:“那不知殿下的筹算是?”

岑文本起家笑道:“些许小事,殿下竟还特地跑来一趟。”

岑府门前熙熙攘攘了半日,待天气渐暗,岑文本谨慎细心了大半日,送走了最后一波前来恭贺的同僚,总算是歇了下来。

岑文本道:“我本还担忧殿下幼年,不明局势,恐为面前乱花所迷,如旁人普通行事失了分寸,不过现在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乱世逐鹿,所循的不过就是这九个字,李恪用这戋戋九个字竟是将此中的事理道了个洁净,难不成这世上真就有天生帝命之人?李恪的两朝帝王血脉,也绝非偶尔。

奉旨巡狩淮北,监察吏治的门下省侍中魏征终究在一月余后返还长安。

李恪闻言,笑着问道:“岑师口中的旁人但是四弟魏王李泰?”

岑文本行事一贯谨慎,本日朝中同僚送来的贺礼,岑文本已经尽数退了归去,片纸未留,但李恪乃是爱徒,豪情甚笃,与旁人自是分歧,岑文本笑着便自李恪的手中接过了李恪带来的贺礼,顺手放在了一旁的桌案之上。

中书侍郎为两人,一名身兼太子左庶子的于志宁,二便是颜师古。

时不过三日,长安城风波已定。

但因迩来东宫多事,故于志宁奉李世民之命,多在东宫教诲太子,少在中书省理事,中书省务便大多交到了颜师古的手中。

而早在东巡途中,魏征就已知京中之事,故已早有腹稿在胸,他刚回长安,还未进魏府,一道奏疏便进了太极宫。

推荐阅读: 龙抬头     九转帝尊     权力代言人     战少蜜宠:掌心娇妻,晚上见!     龙王奶爸     我真不想造反啊     江笠(重生)     其实我二十     豪婿归来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神豪:每天一个新身份     旷世帝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