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子夺唐 > 第四十七章 蜀方

我的书架

孙思邈忙道:“扁鹊中年时游学天下,曾至蜀地,也许殿下口中的药刚恰是扁鹊曾用,而后失传的也未可知,还望殿下直言相告。”

孙思邈不知李恪为何俄然会这么问,但还是照实回道:“老道才疏学浅,岂敢言著书二字,老道不过感人间方药本草部秩浩繁,如果病者生患,匆急间求检不易,恐误了诊时,这才耗半生寻得各处良方,删繁去复,一一考证,将他们汇于一册罢了。”

莫非他们二人曾有仇怨?

杜如晦回绝了孙思邈,不肯去官随他修道,倒也不算因为妄图繁华。

李恪本来觉得只要他说出了杜如晦的名字,孙思邈自当乐于援手,可大为出乎李恪料想的当李恪说出得病之人是杜如晦时,孙思邈竟决然回绝了。

杜如晦为官勤奋,事必躬亲,在朝野表里颇多赞誉,可谓古之少有的贤相。

李恪听了孙思邈的话,这才明白过来,难怪杜如晦突患重疾,尚能安然处之,本来早在三年之前杜如晦便已经预感到了本日之果。

李恪看着孙思邈冲动的模样,晓得他被本身的话所吸引到了,因而对孙思邈道:“真人若要这个药方倒也并非不成,不过这书还是小子北上突厥为质之前所看,实在是记不逼真了,如果小子冒然开口,恐怕会说错了方剂。”

本来三年前孙思邈就曾为杜如晦确过诊,要杜如晦埋头疗养,但杜如晦官拜宰相,亦非渎职之人,诸多冗务加身,杜如晦想要抽身谈何轻易,此事就算李世民同意,杜如晦本身也闲不下来。

李恪道:“小子虽幼年,却也从不虚言,小子所言每一个字句,均起自本心。不太小子虽为从医,但于医道却也有些兴趣,正有一个方剂想向真人求证。”

为医者,岂有不知神医扁鹊的。

李恪闻言,俯身拜道:“天下医方甚多,浩如烟海,真人能以一己之力将其收齐,而后一一检正,汇编成册实非易事,小子佩服。”

不过孙思邈性子也倔,他已认定了杜如晦本身求死,救之无用,李恪想要压服他实在是难比登天,李恪无法,只能想了其他的体例。

李恪问道:“那真人既去长安,杜相的病?”

在这一刻,李恪的脑海中俄然冒出了这么一句。明知将死,杜如晦还是操心国事,一刻放不动手中的政务,如许的人难道就是这诗中所写的模样吗?

推荐阅读: 灵寄囚羽     嫡女为凰:重生王妃有点凶     惟剑仙     仙河传记     熊出没之新春大冒险     猫和壁虎的咖啡屋     仙侠奇缘之诗意人生     陌路婚途     君少,不可以     君心为饵     都市的神话     鬼王相公,娇宠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