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31章 漯水(1)

我的书架

池水又东北注桑乾水,自下为漯水,并受通称矣。

池渚旧名白杨泉,泉上有白杨树,因以名焉,其犹长杨五柞之流称矣。南面旧京,北背方岭,摆布山原,亭观绣峙,方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如浑水又南迳北宫下,旧宫人作薄地点。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历诸池沼。又南迳虎圈东,魏承平真君五年景之以牢虎也。季秋之月,圣上亲御圈,上敕虎士效力于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兽,即《诗》所谓袒裼暴虎,献于公所也,故魏有《捍虎图》也。又迳平城西郭内,魏太常七年所城也。城西郭外有郊天坛,坛之东侧有《郊天碑》,延兴四年立。其水又南,屈迳平城县故城南。

漯水又东北,迳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天子因而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纳称焉。

如浑水又东南流,迳永固县,县以大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县也。右会羊水,水出平城县之西苑外武周塞。北出东转,迳燕昌城南。按《燕书》,建兴十年,慕容宝自西河还,军败于参合,死者六万人。十一年,垂众北至参合,见积骸如山,设祭吊之礼,死者父兄皆号泣,六军哀恸。垂惭愤呕血,因此寝疾焉。舆过平城北四十里,疾笃,筑燕昌城而还,即此城也,北俗谓之老公城。羊水又东注于如浑水,乱流迳方山西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

桑乾水又东南,迳黄瓜阜曲西,又屈迳其堆南。徐广曰:猗卢废嫡子曰利孙于黄瓜堆者也。

陈腐相传言,尝有人乘车於池侧,忽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潜畅通注矣。池东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镜洁,不异天池。桑乾水自源东南流,右会马邑川水。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盖狄语音讹。马磨声附近故尔。其水东迳马邑县故城南。干宝《搜神记》曰: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几次。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或觉得代之马城也。诸记纷竞,未识所是。汉以斯邑封韩王信,后为匈奴所围,信遂降之。王莽改名之曰章昭。其水东注桑乾水。桑乾水又东南流,水南有故城,东北临河,又东南,右合漯水,乱流,枝水南分。桑乾水又东,左合武周塞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迳日没城南,盖落日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东南日中城,城东又有夙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曲中。其水又东流,右注桑乾水。

又东注武州川,迳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又南流,迳班氏县故城东,王莽之班副也。阚骃《十三州志》曰: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谓之去留城也。如浑水又东南流,注於漯水。漯水又东迳北平邑县故城南。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地理志》属代,王莽所谓平胡也。《十三州志》曰:城在高柳南八十里。北俗谓之丑寅城。漯水又东迳沙陵南,魏金田之地也,事同曹武邺中定矣。漯水又东,迳狋氏县故城北,王莽改名之曰狋聚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十里,俗谓之夫役干城矣。漯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道仁也。《地理民风记》曰:初筑此城,有神升天其地,故因觉得城名矣。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流,故俗谓之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所未详也。漯水又东,迳阳原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代郡之属县也,北俗谓之比郍州城。漯水又东,阳原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泽中,北俗谓之太拔回水,水自泽东南流注于漯水。又东迳东安阳县故城北,赵惠文王三年,主父封宗子章为代安阳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竞安也。《地理民风记》曰:五原有西安阳,故此加东也。漯水又东,迳昌平县,温水注之,水出南坟下,三源俱导,合而南流,东北注漯水。漯水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昔牵招为魏鲜卑校尉,屯此。

推荐阅读: 盛宠1001次:乔少,深深爱     皇贵妃     至尊杀手在抗战     冥妻     太古玄黄诀     绝世神农医仙     仙界追捕系统     都市奇门医婿     改造世界之重塑神话     蓝色风雨恋     江湖遇上爱     回到汉朝当老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