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拳县,是秦朝时的长水县。秦始皇时,有儿歌唱道:“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个老妇人听到歌谣后,就每天到城门那边悄悄旁观。守城的将吏要抓她,因而老妇人就说出了偷看的启事。厥后,守城将吏将狗血涂在城门上。老妇人看到城门上有血,就跑开了。一天,俄然涨大水,县城即将被淹没。县里的主簿忙派主管府吏去陈述县令。县令问道:“你如何俄然变成了鱼的模样了?”府吏说:“大人,您也变成鱼的模样了!”就如许,这个县沦陷成了湖。
①颓:倾圮。
【译文】
二华之山,本一山也。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伯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平分为两,以利河道。今观手迹于华岳上,指掌之形具在;足迹在首阳山下,至今犹存。故张衡作《西京赋》所称“巨灵赑屃,高掌远迹,以流河曲”是也。
木蠹(dù):蛀蚀木头的虫子。
【译文】
秦时,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有马驰走,周旋几次,父老异之,因依马迹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
江东名“余腹”者:昔吴王阖闾江行,食脍,不足,因弃中流,悉化为鱼;今鱼中驰名“吴王脍余”者,长数寸,大者如箸,犹有脍形。
木蠹①
太华山和少华山,本来是一座山,它们正对着黄河,黄河水颠末这里时只能绕道而流。黄河之神巨灵,用手劈开山的上部,用脚蹬开山的下部,使这座山分红两座,以便河水流过。现在到华山上去旁观河伯的指模,那手指、手掌的形状都还存在着;巨灵的足迹在首阳山下,到现在也还保存着。畴昔张衡写了篇《西京赋》,赋里说:“巨灵啊力量很大,高山上有他的手掌,他的足迹留在远方,他劈山开路,使曲折的河水直流旷达”,就是指的这件事。
霍山镬
樊山致雨
龟化城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敷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六合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很深的处所,挖出的满是黑灰,不再是泥土。全部朝廷的人都不晓得是如何回事,汉武帝就把这件事拿来扣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我笨着呢,凭我的见地还不能晓得这是如何回事。皇上能够去问问西域人。”汉武帝以为连东方朔都不晓得,就很难再问别人了。到东汉明帝的时候,西域的道人来到洛阳。当时有人想起东方朔的话,就用汉武帝时呈现黑灰的事来问他。那道人说:“佛经上说:‘六合在大劫即将结束的时候,就会有劫火燃烧。’这黑灰是劫火燃烧留下来的余烬。”人们这才晓得东方朔的话是有深意的。
江东馀腹
木头被蛀蚀,生出虫子,虫子长出翅膀就窜改成了胡蝶。
【译文】
临沅县有廖氏,世老寿。后移居,子孙辄残折①。别人居其故居,复累世寿。乃知是宅所为,不知何故。疑井水赤,乃掘井摆布,得前人埋丹砂数十斛;丹汁入井,是以饮水而得寿。
木蠹,生虫,成仙为蝶。
【译文】
【译文】
【译文】
江东有一种名叫“余腹”的鱼,曾经,吴王阖闾巡游长江,在此设席宴饮,剩下很多生鱼片,因而就丢弃到江水里,窜改成了鱼。说的就是现在一种名叫“吴王脍余”的鱼,长约几寸,像筷子一样大小,犹自还是生鱼片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