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元精,逆行归入已身,龙虎汇合而结圣胎。其顺行生子者,乃是本身身后,有子孙代其而生。其逆行成仙者,乃不需别人代我而生,而是我代我生,金身不朽,与大道共存。此乃庄子“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之义也。
了心归元,是性命双修的入门之诀,是修性的直解总诀。
南派修真,倡先尽人道,后尽仙道,中年入道,性定欲平,将情面化为道情,经接命法清修补漏修爻,入道不难。暮年入道,元气式微旧社会为求速效,多采取栽接法,古人难有此前提,仍以接命法修补为佳,虽稍多费光阴,但亦稳妥。求人不如求已,免招非议,且双修栽接之诀,虽极简不繁,亦难笔之于纸。
心藏神,就是指识神和元神。识神也
古来祖师大慈大悲,丹经于书千百比方,传播人间,欲大家成道,个个了真。此中药物、火候、感化法例,无不俱备。可惜后代学人,或自作聪明,或胡涂冥顽,不自辨识,不费苦功修研,偶有一得,便大肆阐扬,胡吹乱造,自创学说,害人误己。亦有人本身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不成耐,本身没有达到神修境地,便说别人都是假,前人满是非,要不就一顶封建科学的大帽子同你罩来,看你能奈我何。如此各种可不悲乎?纵观当今着名流物中,穷理者众乎?名噪一时的张香玉大师,以性功著称于世,惜乎命功不敷,在实际支撑,过言玄境,且敛财太重,必遭天谴而昙花一现,气功高潮亦进入低谷,令人感慨。以隐士观之,出山于社会上传道者中,穷理、尽性、了命者,唯严
身心既道。正如南宗祖师张伯端《青华秘文?心为君论篇》中所云:“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众妙之理,而宰万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学道之士,先须了得这一个字,其他留后段事矣,故为之传”。所谓心,它包含了两个大的观点,此观点中又分小的观点。两个大抵念,就是指形质之心和无形无质之心。
穷理、尽性、了命,实乃修真之必由之正路和坦途。劝君勿满足于一法一技之得,勿仅沉湎于功法当中,而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穷理、尽性、了命,自握智珠,则不难进入修真之大门。吾愿更多的有德有志有缘人步入修真之门,是以直书直源大道之说。
中国笔墨说话,内涵丰富,言简意深。研读丹经,必须重视其深切的内涵,掌控住阴阳学贯穿始终。道家学说始终将可见和不成见的物质包括于一起阐述,研讨时切不成顾此失彼,只重视到可见之物,则丧失了初级的、底子的、本色性的不成见本原性物质。如果不重视把握研讨体例,则可贵丹道和神通的神髓,理通法随,不如此则难入修真之门。易曰:“穷理尽性,乃至于命,是了性了命”。修真必须穷究性命之理,性命之理通彻,方能了得性命。若性命之理不明,认不得性是何物,而欲了性了命,岂不是盲修瞎炼。修真人必须以存亡为大事,然后穷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事理穷究不彻,则一毫性命做不稳。知一分,做一分;知的非常,做的非常。
直源大道论
研讨道家修道之实际,一言概括,必须掌控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在丹经实际中贯穿始终,无物非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者不见,见者不消。如龙虎、乌兔、铅汞……等等,不堪列举,皆阳中之阴,阴中之阳。大而言之,都是修真性命双修的根基物质。研讨者、实修者只要高屋建瓴的研习,则不难纲举而目张也
修真要诀云:“大道有为本天然,工夫不到不周遭。三岔道口寻真种,八卦炉中炼性天。没底法船能渡海,随身药物可延年。刑中藏德人难测,害里生恩心要专。四象调和归本面,五行攒簇长弓足。有增有减方为妙,知吉知凶始入玄。脱尽牵缠尘垢物,全成父母末生前。修仙作佛皆由此,余二虚悬俱是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