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冀州: 治所 高(hao)(河北柏乡县北) 辖区 今河北西南部。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抵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分别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上党郡:治地点壶关,辖晋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玩滩四周。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都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端改叫京口。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发得是白帝,故定名。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建业:今南京。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北海郡:偶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淮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髦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清闲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平原:偶然称郡偶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批示部。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