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长沙郡:当时治地点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上郡:治地点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建业:今南京。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子一样,国的行政领袖称相)治地点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泸水:今雅砻江下流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广陵郡:治地点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统领。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都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端改叫京口。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抵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分别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上党郡:治地点壶关,辖晋东南。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观点,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观点。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分歧的观点。
淮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交州: 治所 广信(广西梧州市)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首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昭陵郡:吴开端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豫州: 治所 谯(安徽毫县) 辖区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徐州: 治所 郯(山东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