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分歧的观点。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太原郡:治地点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广陵郡:治地点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统领。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平原:偶然称郡偶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吴郡:治吴县(今姑苏),辖今苏南浙北,包含杭州在内。
青州: 治所 临锱 辖区 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端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东莞郡:汉末设,治地点今山东沂水东北。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渭桥:汉时在长安四周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千米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观点,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观点。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首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河间郡:偶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巴郡:本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