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竹筒,在底部有一个方印,方印刻了四个篆体小字——好景常在。
恰是茶圣陆羽的六羡歌。
熟谙肖葭时,肖葭才五岁。五岁的肖葭流落街头,几乎被人估客卖到青楼,他救下肖葭以后,收为义女,扶养她长大成人,并且教了她很多东西,不但是识字,另有策画和经商之道。是的,或许别人没法了解李鼎善为何要教一个女子策画和经商之道,李鼎善本身倒是清楚,大夏固然民风腐败,但女子仍然没法通过读书追求出身,也没法参军,想要安身立命,女子只要两条路可走,一是嫁与大富大贵之家,二是经商。
臻宗继位以后,并未北上交战,他平生只做了两件大事,劝学诗是为其一,其二,定都上京。
李鼎善面含浅笑,心中大为欣喜,不错,葭儿真的长大了,没有孤负他数年来的教诲。从葭儿跟从他的一刻起,他就决定将葭儿培养成为一支能够呼风唤雨的力量,对,他果断地以为葭儿和夏祥一样,是一个可贵的可造之材。所分歧的是,夏祥之才在宦海,葭儿之材在经商。
夏缜虽平生文成武就,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是为最大憾事。李鼎善手摇折扇,轻抿一口建茶,喟叹一声,目光落在了茶盖之上。茶盖的边沿之处,有一行不易发觉的小字,是蝇头小楷——好景常在。
太宗大惊,急召群臣商讨对策。主战派主张恪守上京,再从各地变更兵马声援,力保上京安然。上京得之不易,不成放弃。主和派则以为此时该当退出上京,退守东京,仰仗黄河天险,可保无忧。
是持续派兵声援,还是就此撤兵,太宗踌躇不决。数日以后接到战报,曹文大败,力战而死,所率五十万精兵,悉数被歼。金国结合蒙古,大肆来犯,边疆告危。
援兵一到,太宗意欲开门迎战,群臣苦劝无用,只好跟随太宗出城迎敌。太宗不顾令媛之躯,冲锋在前,军心大振,击退联军三百里。
恰是夏缜在位三十年间,大夏国力蒸蒸日上,四海臣服,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放眼宇内,大夏是为第一强国!很多本国使团来到大夏以后,叹为观止,乃至个别小国王子甘愿留大夏甘当大夏一小民,也不想返国当王子。
“爹爹不准笑葭儿。”肖葭面红过耳,晓得被爹爹看出了苦衷,不由羞赧,“葭儿晓得和夏祥并无能够,只是三年来朝夕相处,还是喜好上了他。我也不想,但是又做不了主,人说女子艳若春花却命贱如草,我倒是不信。女子如何了?女子也可觉得本身活出一片六合。”
终太祖平生,未过黄河,是为太祖毕生憾事。太祖以后,太宗继位。和雄才大略的太祖比拟,太宗更加好战并且光复失地之心更加火急。太宗数次御驾亲征,重用主战派大将岳翔、曹文北征,三次强渡黄河,虽死伤十余万兵士,却终究大败金国,一起攻进上京,生生将国土面积扩大一倍以上,黄河以北大好江山尽归大夏。
笑过以后,李鼎善又拿起精彩竹筒包装的茶叶,竹筒之上,刻有一首诗: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但是正在此时,俄然节外生枝。
曹文出关,一起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堪,一个月后便将白山黑水之地大半江山收归大夏。太宗大喜,承诺封曹文为异姓王。
“何止富甲一方,要富甲天下。”李鼎善并不是随口一说欣喜肖葭,以他对肖葭的认知,他信赖以肖葭的聪明,在贸易发财的大夏成绩一番奇迹,并驳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