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慈毕竟没有超脱“凡俗三关”,他画符一样需求灵引。只不过,玄清是靠朱砂符纸,而余慈是用手中铜镜代替。
人们用这由低至高的六大境地来分别修士群体。
这才是所谓“引气成符”的真脸孔。
与之同时,脑际泥丸宫清冷之气圆转如珠,如一轮明月,遍洒清辉,光芒如雨,落诚意间五色气雾之上,二者之间便生出一道引力。明月悬空不动,彩云则受力缓缓上浮,至喉间十二重楼底部力尽,又渐渐沉下,如是再三。
更详细的环境,余慈也不清楚,不过他倒是晓得紫雷、赤阴二仙,乃是还丹境地的妙手。二人能够驭器飞天,使飞剑杀人于百里以外,稀有百年寿元,驻颜长青,在凡人眼中,已经很了不起,是神仙普通的人物。
思及此处,他不免再度发笑,只是那笑容冷意森森,铜镜青光如霜,如有感到。
篝火中响起一声爆音,突破了殿内的温馨氛围。余慈吁了口气,从旧事中抽身出来,悄悄摩挲着铜镜边沿,心头泛动起的,是纯粹的感激。
修士中也有高低强弱之分。
至于明窍境地,肉身上再没有甚么进境,但受真气滋养,人之神魂愈发强大,垂垂通了灵窍,有了些奇异的灵应。在此境地上,如果修为到了,再辅以上好朱砂、桃木之类的灵引,用之以符、术、巫等法门,那些呼风唤雨,叱雷引电之类的神通,也不是用不出来。
渐渐地思路散开,终究归于虚无,余慈进了入似睡非睡的安宁状况。这时候,五脏元气呈青、黄、赤、黑、白五色摆列,有氤氲之态,慢慢汇结,就在灵台方寸之间转动。
当初他突入紫雷大仙的寝宫,卷走这块“照神铜鉴”,实是他此生做出的最有代价的冒险。
那群体中人,被称为修士,而“引气成符”,便是修士独占的一项本领。
气动者,为凡人打熬身材,吐纳导引,如此表里勤奋,生出气感,有“炼精化气”一说。
但在他们之上,另有更加高深的境地。传说修士中的强者,更是能够驾龙乘云、翻山倒海,有诸般不成思议的大神通。
嗯,无妨今后研讨一下。
双仙也是修士。修士这个群体,或餐霞引气、或服饵炼丹、或求神拜祖、或寻访洞天,当然,也有像双仙那样,受人香火供奉以增加修为的,其终究目标只要一个,便是通过修行慢慢耽误命命,终究要达到驻世永存、长生不老的境地。
余慈笑得够了,也不再摆出那震慑群小的威风,径直寻了个最舒畅的姿式,倚靠在背后香案上,长剑就顺手放在一边。
有了保藏之心,余慈却还是感觉,将个不知真假的头颅贴身保藏实在古怪,便扯了一块布帛,在外包了两层,这才支出袖中。
但是这还不敷,修行之路并不是只靠一两样宝贝就能支撑下去,余慈一起独行,艰苦得很,每获得一个藐小的进步,都要支出凡人难以设想的代价。但他还没有泄气,他在主动寻觅敏捷长进的路途,即便短时候内,一无所获。
“得”地一声响,余慈猛地从回想中觉醒,发明是本身无认识碰到了身边那颗“妖物头颅”,不免发笑。
如此法门,并没有甚么出奇之处,只是上手重易,路数也算中正平和。余慈精修十二载,已达到神情照应的阶段,开启了灵窍,能不时以真气津润神魂,算是有所成绩。
幸亏另有照神铜鉴。
余慈在双仙身边四年多,与其并列的“仙童”便换了好几茬。他很明白,若一向这么过下去,那些消逝无踪的人里,迟早要添上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