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12子曰:“君子不器。”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故观之哉?”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13天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开罪于天,无所祷也。”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八佾篇第三论语目次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觉得谄也。”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觉得师矣。”
为政篇第二论语目次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故行之哉?”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一,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谓:“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因而,颠沛必因而。”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