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曾用过味官、现在不能辨苦甘的。”
南普陀寺里的大石,雨后略微感觉洁净,不过绿苔多长一些,天涯的淡霞仿佛给我们一个晴和的信。树林里的虹气,被阳光分红七色。树上,雄虫求雌的声,苦楚得令人不忍听下去。老婆坐在石上,见我来,就问:
“玉耀,玉耀,返来。”小丫头不敢不返来,但,仍然抿着嘴笑。
“你从那里来?我等你好久了。”“我领着孩子们到海边捡贝壳咧。阿琼捡着一个破贝,虽不完整,内里却像藏着珠子的模样。等他来到,我教他拿出来给你看一看。”“在这树荫底下坐着,真舒畅呀!我们每天到这里来,多么好呢!”
我为她们排讲解:“你明晓得她笑甚么,又何必问她呢,饶了她吧。”老婆对小丫头说:“不准到外头瞎扯。去吧,到园里给我摘些瑞香来。 ”小丫头抿着嘴出去了。
(原刊 1922年 4月《小说月报》第 13卷第 4号)
停止甚么巡礼一样。我也不感觉惊骇,但悄悄地坐在一旁,听他们的唱和。第一排唱:“最有福的谁?”往下各排挨着挨次应。
“我没有笑甚么。”
他们诵完这段,就各自分离。一时,山中睡不熟的云直望下压,远地的丘陵都给藏匿了。我几乎儿也迷了路途,幸而有断断续续的鱼跃出水声从寒潭那边传来,使我略微认得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