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倒是说得有些奇特。”
“唉!不碍事,不碍事。”唐生挡在文若身前,解释道:“卓贤弟心直口快,身负神力,唐生喜好得很。卓贤弟说得不错,你我三人既已兄弟相称,何必再有那些啰嗦的繁文缛节?诚恳订交,多么痛快?你说是吧,卓贤弟。”
卓雅摇扭捏摆走了小一会儿,听不见身后脚步声,转头才发明,这两人一站一坐,浑不睬她,只得原路跑回,嘴边嚷嚷道:“二位哥哥如何不走了?”
卓雅哪肯罢休,顿时火冒三丈,上前要打,唐生见其力大,从速上前拦下,好言相劝道:“卓兄高抬贵手,再动起手来,不免伤了和蔼。”
唐生三人自打昨夜从死人堆里逃出姚州城,已在城东荒废的树林中躲藏一日。三人从府中取了些丰富衣物,在山脚下长久逗留,一方面是寻些食品水源,随身带着,以备不敷之需,一方面则是怕吐蕃沿路设下关卡或伏军,半路截杀唐生,因此躲在山下,不敢冒然北进。
文若疏忽说道:“但愿你长命百岁,一向混闹下去。”
“这野丫头年龄不大,哪来这么大的力量?”文若强忍咳嗽,冒着一头盗汗,缓缓爬起家来,佝偻着背,强压声色道:“山野匹夫,仅此罢了。”
文若自言自语之时,卓雅趁其不备,狠狠一拳,重重敲在文若胸腹之上。文若哪知这丫头一言分歧便俄然发难,文若事前并无半点筹办,结健结实挨了一拳下来,疼得惨叫出声来。
“哈哈,那唐生就当仁不让了。”唐生低头,稍怀伤感,紧接说道:“唉,唐生暮年折了骨肉同胞,现在痛失父母,再无远亲,二位便是我兄弟,唐生愿与二位同生共死,毕生不负,有此一诺,六合可鉴。”罢了,唐生跪在二人面前,一一拜首。
“你若视我为兄,也要视裴兄为长,唐生虽是朝廷郡王之子,但你我兄弟若想活命,必须依仗裴兄,你年幼无知,要给裴兄叩首施礼,以示诚意。”
“你!”文若吃了暗亏,拧着眸子指着卓雅,本想破口讽刺,只觉腹中翻滚如绞,疼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怎会如许?那姚州城死难的两万将士,岂不白白捐躯?”
唐生听了,连连点头,附和志:“好!贤弟,愚兄谨遵就是。”
“好,一言为定。”唐生走向文若,蹙了蹙眉,有所表示,文若当然明白,只得换作一张菩萨脸,冷冰冰背诵道:“鄙人姓裴,单名一个‘智’字,河东绛州人氏。”
文若双手抱臂,闭眼点头道:“看足上面貌,不似本地之人,倒像是西北羌族以后,无缘无端,在这类时候卷入姚州城中,避于王府之侧,其怪一也;二来,你既已流浪,理应四周求救,可你硬要装哑,不以真容视人;这奇特之三嘛,呵呵。”文若转过甚,展开眼,将脸切近卓雅脏兮兮的脸颊,细声道:“你虽年幼少岁,却生得美满,膘肥而体壮,远观之,似矮粗男人,近观之,却贼眉鼠眼,当真是公母一体,雌雄难辨,怪哉,怪哉啊。”
文若一口气说完,心中顿时畅快很多,嘴里好似品着甚么甘旨,不断舔着舌头。文若假作对劲姿势,左眼眯成一条缝,窥着卓雅神采,见其眉如利剑,双眼蹿火,心中天然下了定论:“此人定是女子无疑,这一起上看来少不了折腾。”
卓雅翘着个脖,脸上毫无愧意,视面前文若于无物,笔挺绕畴昔,走到唐生身侧,说道:“冬烘就是冬烘。”
文若哽咽嗓子,摆摆手说道:“兄长,这几日我确是在堤防卓雅,他来路不明,虽有恩典,但亦不成不防。兄长北上,关乎性命,裴智不敢有半分草率粗心,王妃生前重托,弟只得慎之又慎。当下,朝廷雄师不见踪迹,各路敌军意向不明,我三人被困于此,虽落魄流浪,与兽为伍,但仍可保一时之承平,之以是不敢苟同卓弟,并非弟自作主张,而是觉得这两条线路皆非万全之策,因此再三回绝,想迟延几日,观城中意向,再想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