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荀子 > 第24章 性恶

我的书架

曰:如果则过矣。古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但是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情意之于善,若夫能够见之明不离目,能够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古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古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但是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推让矣,推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地点无贫困,仁之所亡无繁华;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六合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报酬意:是下勇也。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成学,不成事。礼义者,贤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成学,不成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古人之性,目能够见,耳能够听;夫能够见之明不离目,能够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成学明矣。

尧问于舜曰:“情面何如?”舜对曰:“情面甚不美,又何问焉!老婆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古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古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道恶,觉得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觉得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古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脾气,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但是不得排檠则不能自正。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但是不加砥厉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但是必前有衔辔之制,后有催促之威,加上以造父之驶,然后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虽有性子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摆布。”靡罢了矣!靡罢了矣!

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贤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但是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但是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贤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但是礼义法度者,是生于贤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天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分歧之征也。

推荐阅读: 游戏世界旅行者     随身带着个世界     咸鱼穿越者的猎杀方式     天命纹阴师     燃情都市     超级恐怖直播     天才道士     我家大师姐脑子有坑     色鬼老公欺上身     我不是妖怪     废材重生:绝代风华五小姐     猿龙录-梦想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