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顺民气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民气者,皆礼也。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当时,以是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以是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之,非仁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睬,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反面,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倒置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杀大蚤,朝大晚,非礼也。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沉迷。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大略第二十七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心,故王者必居天下当中,礼也。
今夫亡箴者,整天求之而不得;其得之也,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心之于虑亦然。
公行子之之燕,遇曾元于涂,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乞助;苟不乞助,何能举?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利夫秋毫,害靡国度,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亲迎之礼,父南向而立,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子曰:“诺!唯恐不能,敢忘命矣!”
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善矣。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蔽公者谓之昧,隐贤者谓之妒,奉妒昧者谓之交谲。交谲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水行者表深,令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令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先王以礼义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弃表也,故民利诱而陷祸害,此科罚之以是繁也。
赐赉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度也;忿怒其臣妾,犹用科罚于万民也。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
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孟子曰:“吾先攻其邪心。”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可矣。
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父母之丧,三年不事,齐衰大功,三月不事,从诸侯来,与新有昏,期不事。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于士,一问,一临。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之家。
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