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公乃全,全乃天,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豫兮若冬涉川﹔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不自见,故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执大象,天下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谓袭明。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其次,畏之﹔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儽儽兮,若无所归。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俨兮其若容﹔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是谓微明。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犹兮若畏四邻﹔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其事好远。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无执,故无失。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敦兮其若朴﹔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为有为,则无不治。
搏之不得,名曰微。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何谓宠辱若惊。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知常容,容乃公,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乐与饵,过客止。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实其腹,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