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都返国后,奇妙地粉饰了遭风败退的事情,谎报战绩,让忽必烈误觉得日本已承遭到了应有的奖惩,必将立即与元朝通好。是以,大赏征日有功将士,同时决定派出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等人携国书出使日本。
在第一次遣使“通好”被拒后,忽必烈就萌发了对日本策动战役的动机,但因为战役物质不敷,忽必烈不得不在征发民夫、制作战船上破钞大量时候。直到1274年,忽必烈才建议了第一次征日之战。这年10月,由1.5万名蒙前人和汉人兵士以及8000高丽军人构成的雄师,乘坐300艘大型战船和400~500艘小型战船开征日本。这支军队等闲地占据了对马岛和壹岐岛,并于11月19日在位于陈腐的九州首府太宰府四周的博多湾登岸。
1260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称蒙古大汗,建年号为“中统”。1271年,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就在忽必烈成为大元天子的三年前,他便命使者携国书赴日,要求日本师法高丽来中国“通好”,但是被镰仓幕府以“书辞在理”为由回绝,而后,忽必烈又两次遣使要求日本称臣朝贡,并以武力相威胁,一样遭镰仓幕府回绝。
20日晚,在参议第二天的军事行动时,元军将帅产生了分歧,有人对日本军人的英勇战役很有惧意,元军固然获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但死伤很多,兵疲矢尽,诡计退兵。有人则以为战役情势对元军比较无益,只要对峙苦战,便能霸占大宰府。最后,元帅忻都决定第二天全军班师返国。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忻都做出班师返国的决定没多久,博多湾呈现了罕见的暴风暴雨。黑云压顶,民气不安,加上不熟谙地形,元军兵船一片混乱,不是相互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四周乌黑一片,落海的元军没法相救,丧失惨痛。21日一早,日军得知元军撤退,博多海面已无元军船只,日本朝野对突如其来的台风赶走元军非常欣喜,在天下范围内展开了大范围拜神活动,称为“神风”。日本史乘则称之为“文永之役”。
为了制止元朝偷袭,幕府执权北条时宗令大宰府备战,加强了九州本地各地的戒备。与此同时,镰仓幕府还构造了大范围的祷告活动,以此来应对这场危急,为此还推迟或打消了很多庆典活动。
此时,固然日军马队已在此布阵,但是并没有趁元军登岸半途停止进犯,而是于次日凌晨在元军登岸结束并清算好队形后,这才按日本当时对战的风俗,由主攻军队放“鸣镝”表示开战。当日本马队遵还是例由一名马队打击,前面大队跟进掩杀至元军阵前时,元军俄然鼓声高文,杀声震天,加上当时天下上最为先进的火炮的轰鸣,使得日军惊骇万分,两军刚一打仗,日本军队便死伤惨痛,伏尸如麻。
两次东征日本的失利并没有让忽必烈放弃征服日本的动机,1283年,这位成吉思汗的孙子命令制作船只并且广集粮草,筹办第三次挞伐日本。但是这一次遭到了江南群众的狠恶抵挡,只好临时搁置。1285年,在安定了各地反元叛逆后,忽必烈再次命令打造战船,筹办于次年春季出兵征日。但因大臣反对,忽必烈不得以下诏罢止征日。1294年正月,忽必烈归天,征日打算也就束之高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