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莽辈 只贞元 贞元饮是治血虚而气无所附,以此饮济之、缓之。方中熟地、当归之润,以是济之。甘草之甘,以是缓之。常服保养之剂,非抢救之剂也。今医遇元气欲脱上奔之症,每用此饮,以速其危,良可长叹!阴霾盛 龙雷奔 喘症多属饮病。饮为阴邪,非离照当空,群阴焉能退避。若地黄之类,拥戴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而龙雷之火,愈因以奔腾矣。
寒侧重 加桂姜 加干姜、桂枝,甚者加附子、肉桂。
若虚胀 且迟疑 细心诊视,勿轻下药。
便短缩 阳水伤 小便短缩、口渴属热,名为阳水。
三日作 势放肆 疟三日一作,时医名三阴疟,流连难愈。
山风卦 指南车易中旨 费居诸
数子者 各一长 知其所长,择而从之。
迨东垣 重脾胃 金・李杲,字明之,号东垣白叟。生于世宗大定二十年,金亡入元,十七年乃终,年七十二,旧本亦题元人。作《脾胃论》《辨惑论》《兰室秘藏》。先人附以诸家合刻,有《东垣十书》传世。
五悸痛 妙香诠 悸痛,即虚痛也。痛有作止,喜按,得食稍止,脉衰弱,宜妙香散或理中汤,加肉桂、木香主之。
胃脘闭 谷食难 胃脘干枯闭小,水饮可行,食品难下。
各医书 伎止此 苦寒败胃及辛热耗阴,固不管已。即六味、归脾,何尝非流俗之套法。
挟水气 小龙平 柯韵伯治咳嗽,非论冬夏,不拘浅深,但是寒嗽,俱用小青龙汤多效。方中驱风散寒,解肌逐水,利肺暖肾,除痰定喘,攘外安内,各尽其妙。盖以肺家沉寒痼冷,非麻黄大将不能捣其巢穴,群药安能见效哉。
六君子 妙难言 六君子汤加五味、干姜、北细辛,为治喘神剂。面肿加杏仁;面热如醉加大黄。此法时师闻之,莫不惶恐,能读《金匮》者,始知予言之不谬也。
湿胜热 白痢坠 湿,阴邪也。湿胜于热,则伤胃之气分而为白痢。赤白相半,则为气血两伤。
病中良 勿过分 子和之法,实症自不成废,然亦宜中病而即止;若过分,则元气随邪气而俱散,挽无及矣。
抢救先 柔润次 柔润熄风,为治中风之秘法。喻嘉言加味六君子汤、资寿解语汤甚妙。
揆诸古 亦荒唐 理不本于《内经》,法未熟乎仲景,纵有偶中,亦非不易矩 。
一二方 奇而妥 如六一散、防风通圣散之类,皆奇而不离于正也。
徐尤着 本喻昌 徐彬,号忠可;尤怡,号在泾。二公《金匮》之注,俱本喻嘉言。考嘉言名昌,江西南昌人。崇祯中以推举入都,卒无所就。遂专务于医,着《尚论篇》,主张过分,而《医门法律》颇能阐发《金匮》之秘旨。
痛不通 气血壅 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
法外法 辨微茫 以上皆前医之成法。更法外有法,不成不辨而治之。
阴水盛 加桂姜 五皮饮加干姜、肉桂、附子之类。
献可论 合二张 明・宁波赵献可,号养葵。着《医贯》。大旨重于命门,与张石顽、张景岳之法不异。
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 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
治之法 小柴方 以小柴胡汤为主。初起,俗忌人参,姑从俗而去之,加青皮一钱。
火气痰 三子备 刘河间举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皆因热甚,故主乎火。大法∶用防风通圣散之类;亦有引火归源,如地黄饮子之类。李东垣以元气不敷而邪凑之,令人卒倒如风状,故主乎气虚。大法∶补中益气汤加减。朱丹溪以东南气温多湿,有病风者,非风也;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大法∶以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竹沥、姜汁之类。